德語媒體:保衛香港自由 就是保衛歐洲自由
2020年6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瑞士《新蘇黎世報》以"西方民主國家救不了香港 卻可以幫助港人"為題,刊發評論指出,英國考慮出台政策便於香港人移居的舉措是正確的,但是還遠遠不夠。
作者注意到,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最多可以有近300萬,在750萬總人口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而現在英國擬出台政策允許這部分香港人移民英國,將使得富人以及受過良好教育的階層首先離開香港。"人才流失將會非常嚴重,香港將不再是今天的金融中心。難怪北京為此抨擊倫敦,指責後者試圖干涉內政。"
文章接著指出,能持有BNO護照的人,必須要出生在1997年之前的殖民時代。"但是,那些1997年回歸時尚未出生的香港人,則被排除在英國的計劃之外。BNO身份無法讓子女繼承,而奮力反抗不斷增長的中國影響力的,正是這些年輕人。他們組織罷課,過去一年中屢屢走上街頭。他們中的一部分,出於絕望情緒,令人遺憾地使用了暴力。"
"現在,北京擬出台的國安法,正是對准這些年輕人。因此,民主國家應該考慮接納出於政治原因想要離開香港的人。台灣就是一個例子。澳洲、美國也有了相應的動向。誠然,給香港人政治避難權並無法阻止香港變成一座普通的中國城市,但是這一措施至少能夠給那些為自由而奮戰的人以繼續享有自由的機會。"
"對於中國當權者而言,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當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如果香港的司法體系不再獨立、國際企業撤離這裡,這種重要性就會消失。潛在的人才流失則將進一步擴大代價。但是,有一點必須牢記:原則上,北京確實可以在香港為所欲為;如果北京願意付出相應的代價,沒有人能夠在香港問題上阻止他們。"
柏林出版的《世界報》則以"德國在香港問題上的沉默令人羞愧"為題,再次將今日香港與冷戰時的西柏林進行了對比。作者指出,二戰期間罪孽深重的德國,在戰後立刻受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之庇護,在西柏林這個自由世界橋頭堡奮力抵禦共產黨勢力。
"72年後的今天,德國變富了,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德國總理是地球上最有權力的人之一。現在本應該輪到我們去保衛自由世界的橋頭堡。香港正處於前所未有的險境之中,將手伸向自由城市的又是一個共產黨政權。"
"每當涉及反對美國或者保護森林時,德國人往往迅速組織起示威行動。可是現在,人鏈呢?靜坐呢?誰又會去中國駐德使領館前示威?又有哪個德國人在買運動鞋時會關心是不是'中國製造'?德國政府內又有誰會為南海之濱的這座城市的自由而明確發聲?這種沉默令人羞愧。德國以及歐洲迄今發出的訊號是:香港人,請你們獨自奮戰。"
"1997年6月30日英國撤出香港之時,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曾經希望香港民眾'最好能夠明白什麼才是對香港有利',她說:'全世界都看著香港。'儘管面臨著中國的威脅,現在全世界必須再次關注香港。如果香港無法被保護,下一個就會輪到台灣。再接下去,沒准還會輪到某些接納了大量中國投資的國家,這其中也包括部分歐洲國家。"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