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的晶片自主之路還很漫長

2022年11月11日

中國正在努力提升本土晶片生產的能力,以期在2025年實現晶片領域的自給自足。為此目的,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收購和晶片技術相關的企業。但受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中國的收購之旅並不暢通。

https://p.dw.com/p/4JOFx
Symbolbild Rechenzentrum
圖片來源: Long Wei/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商報》發表評論稱,本周三,德國政府叫停了一筆中資收購德國晶片企業的交易。但事實上,中國收購清單上的歐洲企業還有很多,英國政府目前也在基於國家安全和投資法的考慮,對一項中資收購晶片企業的計劃進行審核。這篇題為《中國的全球採購計劃》的評論寫道:

"中國對晶片的需求量之大,超過了世界任何一個國家。2005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晶片需求量排行榜上一直雄踞世界榜首。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領導層多年來一直將推動本土晶片工業的發展作為重中之重。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中,就給出了在2025年實現'核心材料'自給自足的目標。而所謂的'核心材料'中就包括晶片。中國期望,在2025年時晶片總需求的70%能夠由本土產品覆蓋。不過,在華設廠的外資企業是否也被計入本土企業,中國方面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過去幾年當中,中國的晶片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2025年實現自主目標卻絕無可能。商業顧問公司 Daxue Consulting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半導體工業2021年的營業額大幅飆升,總體增幅高達20-30%。市場調研機構 IC 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上本土半導體產品的佔比已經達到16.7%, 而十年前,這一比例還只有12.7%。該公司預測,從2021年至2026年,中國半導體產品的本土比例將提升4.5%,達到21.2%。不過,本土份額雖有大幅提升,但距離實現自給自足顯然還相差甚遠。

中國本土的晶片生產能力之所以能夠快速提升,得益於過去幾年來中國政府對該領域的巨額投資,同時私人資本也大量湧入。僅中國官方設立的'大基金'就在2021年中之前向晶片領域投入了390億美元。"

評論指出,大量資金的流入一方面帶來了技術進步,但同時也滋生了大量問題。比如一些皮包公司也趁機打著研發晶片的招牌套取了大筆國家資金。

德國政府周三叫停了中資企業收購德國晶片公司Elmos的計劃。
德國政府周三叫停了中資企業收購德國晶片公司Elmos的計劃。圖片來源: Dieter Menne/dpa/picture alliance

"在研發和製造領域,中國的半導體工業仍在局部遠遠落後於世界水準。市場分析公司 Gavekal寫道,在半導體工業的生產鏈條中,中國半導體工業在安裝、測試和包裝等環節的能力遠勝於其他環節。

此外,中國半導體工業還遇到了來自美國的強勁壓力。今年十月,美國商業部發布了新的出口禁令,其主要目標就是針對晶片領域。 Gavekal新近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美國發布的制裁令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一旦制裁令全面生效,將使中國研發和生產用於高端計算中心和超級計算機晶片的能力陷入癱瘓。"

德國政府叫停了中國公司"賽微電子"收購德國晶片企業的計劃後,《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德國政府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因為賽微電子同中國的黨政軍都有著過於密切的關聯。評論寫道:

"在中國之外,人們對這種密切聯繫想必難以理解。舉例而言,賽微電子的總裁楊雲春當然是中共黨員,公司內部當然也少不了黨支部。公司的官網上,登載著楊雲春和其他黨員一起關注中共二十大的照片。楊雲春自己也表示,他的公司、由他擔任主席的北京工業園區及其高管們將會以實際言行貫徹二十大精神。

眾所周知,黨代會精神就是中國的行動綱領:在2049年成為世界強國,特別是在技術領域。吞併台灣,必要時甚至不惜付諸武力。同俄羅斯夥伴一道,重新塑造國際秩序。今年四月,也就是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之後兩個月,賽微電子總裁楊雲春成為俄羅斯工程科學院院士。

總而言之,計劃收購德國晶片公司Elmos的中國企業,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實現其目標的幫手。Elmos的產品也將有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一旦中國武力攻台,賽微電子的立場自然可想而知。當然,這只是一筆數額較小的公司收購案,但2015年之後,中國在歐洲收購科技企業的數量已達20家之多。值得深思的是,很難想像北京當局會允許外國企業在中國開展這類收購。"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