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一場政治宣判

2019年1月16日

加拿大人謝倫伯格販毒案在重新審理中被判死刑。《新蘇黎世報》援引美國大學中國法律專家的分析認為,這一判決有政治背景。中國在人工智慧方面向世界發出挑戰。《商報》對比歐洲與中國的差距。

https://p.dw.com/p/3BfG5
China; Dalia: Gerichtsgebäude des Prozesses um 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 Debin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題為「中國判處一名加拿大公民死刑」的文章認為,謝倫伯格死刑案可以讓人看到政治因素:

"他的一審拖了兩年半。今年12月底,人們突然獲知,他的案子需要重新審理,而就在4周前,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周一,法庭僅用了一天時間,就當庭宣判了對這名加拿大籍被告的裁決。非同尋常的還有,外國記者被允許旁聽,中國電視台也對該案審理進行了詳細報導。"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中國法專家克拉克(Donald C. Clarke)教授對《紐約時報》表示,今天(周一)的迅速判決讓人不能不覺得這是一場政治審理。他說,中國政府希望,全世界都只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而謝倫伯格的命運同他有罪或是無罪完全沒有關係。克拉克還闡述,如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願意讓謝倫貝格獲釋,它立即就會發生。"

作為對該案的回應,"加拿大發出了中國旅遊警告。加拿大外交部寫道,加拿大公民須格外小心,因為很難想像,這個國家會使用法律。加拿大總統特魯多也使用了類似的言辭:他的政府對中國開始隨意使用死刑深感憂慮,而該案的被告是一名加拿大人。"

人工智慧資金的投入對比

《商報》關注中國在人工智慧方面對世界發出的挑戰。文章寫道:

「聽上去令人印象深刻:德國計劃在2025年以前投資30億歐元,為未來作準備,從一個傳統的工業國向一個人工智慧的領先國家轉變。……歐委會計劃在2020年以前在全歐洲範圍內投資至少200億歐元,用於人工智慧。

然而,在全球競爭中,這最多只是熱石板上的一滴水。這場競爭最有可能的贏家是一個幾年前仍不太被當回事的『門檻國家』。中國計劃在2030年以前向人工智慧投資1500億美元。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知識,就能看出數字上的差別。」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 Wei

「在中國,發令槍已經打響了,歐洲還沒找到起跑線在哪兒。賽跑已經開始了,這裡才開始考慮訓練的事。」 文章寫道:「早在2017年7月——也就是一年半之前,在數字時代,這相當於過去的數十年!——中國就推出了一份『下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計劃。或許可以對此不屑一顧。畢竟這多少隻是拷貝了三份美國總統歐巴馬任下的政府報告。」

但坐在德國聯邦議會玻璃房子裡的議員們,在數月前才費了好大勁任命了一位主管數字化的國務部長。他們實在沒什麼可驕傲的。特別是,中國已經用巨額的預算支持了計劃,如果立刻就能實施,哪還用得著長篇累牘的文書?

中國在教育上展開了攻勢:幼兒園的小朋友就開始學習編程。中國的學校在世界上率先將機器人引入課堂,讓孩子們盡早習慣與機器打交道——反之也是,機器的編程設計讓操作十分簡易。」

文章接著寫道:「在中國,個人願意付出的程度也令人驚嘆。人們工作的模式是996——早9點到晚9點,一周6天。沒人願意錯失通往未來的列車。國家的雄心也沒有邊界:9月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反壟斷部門迫使外國企業公開其技術和商業模式。」

文章最後的結論是:「在中國,人工智慧被視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機遇與挑戰之一,即便老歐洲才剛剛談起這件事。」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