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中國——建交50年後漸行漸遠
2022年10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哪個國家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連續6年。德國大學中的來自哪個國家的外國學生最多?中國,去年冬季學期,足有43629人。 德國和哪個國家的關係已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檔次?還是中國。也因此,聯邦德國外交部網站上寫道:德中關係呈現出「巨大的多樣性和密度」,但同時也寫道:對於德國,中國不只是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也是「制度性對手」。
當1972年10月11日,時任德國外長謝爾和他的中國同行姬鵬飛在北京交換相互承認的外交文書時,這一切都不可能預見。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非今天這樣的經濟超級大國。半世紀前,它還是一個艱困、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被多年的文化大革命癱瘓,由年邁的毛澤東領導,當時他在北京「豐澤園」深居簡出,早已和民眾失聯。
當時,冷戰正酣,尚無「基於價值觀的外交政策」一說。德國和歐洲處於分裂狀態,美國和蘇聯相互虎視眈眈,不可調和。按「敵人之敵即我友」之邏輯,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突然訪華。此前,中國和其共產主義大哥蘇聯鬧翻。尼克森的歷史性訪問是西方各國朝向北京競賽的起跑訊號。德國不落他人。
絲綢之路上的杜伊斯堡
半世紀後,關係的「多樣性和密度」也體現在德、中兩國間的不下100個姐妹城市關係中。杜伊斯堡和武漢即為一例。這兩個城市的規模之不同猶如德國和中國:杜伊斯堡居民不足50萬,而武漢人口超過800萬。儘管如此,杜伊斯堡專設一中國事務部,以進一步加強關係,而兩市間的關係本已緊密。
杜伊斯堡動物園以擁有小熊貓為傲,更以擁有中國園林為榮——水榭樓閣,拱橋和獅子雕像,是夥伴城市武漢的禮物。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與中國合作夥伴有著大學合作關係。
但最重要的是,杜伊斯堡已是新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每星期有60列貨貨運列車從中國抵達這裡。2014年,當第一列來自遠東的列車駛入杜伊斯堡站時,站在花團錦簇的月台上的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時任德國外長嘉布瑞爾陪同在側。俱往矣。它們已是過去時代之留影 。
政治風向變了
政治風向發生了轉變——而且越來越粗糲。幾何時,雙方各種各樣的代表團織布機般在德中之間往來穿梭。如今,兩國政治家之間的會晤少而又少。當然,這和大流行瘟疫、中國嚴格的「清零」防疫戰略和限制性入境規定有關。但絕不止如此。
其實,它主要同近年來兩國關係中的夥伴因素消減、制度性競爭越來越受關注有關。
無論是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對維吾爾族的迫害、對香港民主運動的大規模鎮壓,還是北京在南中國海的攻擊性行為:和中國發生衝突的根源都在增加,共同點的存量在減少。
在中國的對外合資企業中,中國和國際合作夥伴之間的利益差異曾被形象地描述為:同床異夢。若繼續使用這一形象語言,那就是:德、中現在似乎已在不同的房間安床。
制度性競爭和大國敵對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巴爾奇(Bernhard Bartsch)解釋說,很長時間裡,人們相信,通過融入全球化,中國不僅會在經濟上接近西方,而且在政治上也會如此,「很多中國人也這麼認為」。然而,這位中國問題專家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強調指出,近年來,在習近平治下,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他認為:「歸根到底,中國在說:『我們有自己的制度,而且,我們要改變全球秩序和相應的游戲規則』。他們不再願意承認和接受——中國人眼裡的——由西方主導的制度。」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親自為他的國家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中國該是一個成熟的、現代化的、有能力制定和建立規則的、在經濟和技術上處於世界前列的偉大社會主義國家。而隨著中國突入世界秩序中心,便自然會同迄今的霸主美國發生衝突。
對柏林來說,這是個問題:這一衝突是在德國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和最強大盟友之間發展。中國問題專家巴爾奇指出:「德國和歐洲正處在這一問題越來越頻繁提出的境遇下:你站在哪一邊?」他表示,在梅克爾時代,柏林試圖不讓自己被推入這一境地,被迫選邊站。但現在,做出相關抉擇已礙難避免。他分析道:「政界的說法是,德國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非等距離;我們和美國的關係比和中國的關係密切得多;儘管如此,我們不能白白浪費對華關係所提供的機會。」
努力保持距離
此間,柏林正努力同中國保持距離。這一點越來越明顯。綠黨籍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 Robert Habeck )已宣佈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貿易政策」。9月中旬的七國集團貿易部長會議結束時,哈貝克宣佈:「對中國的天真態度結束了。」
今年5月底,哈貝克已代表聯邦政府拒絕向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投資提供擔保。對經濟界而言,此為一大衝擊。幾十年來,在中國的商業活動一直受益於聯邦政府的投資和出口擔保,德中關係首先體現為經濟關係,而且蓬勃發展。以前,德國政府首腦常在大型經濟代表團的陪同下訪華,簽署新的合作項目。約5000家德企如今在華經營,投資金額達900億歐元。
而現在,氣氛壓抑。在9月中旬提交的一份立場文件中,歐盟在華商會抱怨說,商業活動正變得越來越政治化。根據該文件,「昔日,中國曾給全球化打下烙印,但現在,這個國家卻被認為變得不好預測、不那麼可靠、效率走低」。
「我們正彼此疏離」
歐盟在華商會主席伍特克(Jörg Wuttke)對德國之聲表示,「歐洲人和中國人很難再相互交流。現在,沒有哪位中國政要飛歐洲。而對總結現狀,這一點可一直至關重要。」他指出, 反過來,越來越少的德國學生去中國,「這意味著:我們正彼此疏離。」
德中議會小組成員、社民黨議員施密特(Dagmar Schmidt)能親身觀察到這種疏離感。她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回憶道:「2014年我當小組主席那時,交流仍還很活躍。我們接待了很多中方代表團,舉行會談、磋商,內容總很豐富。但後來,會議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無趣。大家不再能自由表態,而是照本宣科,一切都受到更嚴格控制。」她表示,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德中交流進一步壓縮,偶爾舉行的視訊會議完全達不到面對面交流的品質。
歐洲和中國本已分處一共同大陸的兩端;建交50周年之際,雙方似乎還會進一步疏遠。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