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日報」二十五年,彈指一揮間
2004年4月16日在德國,「68新生代」指的是1968年前後上街抗爭的一代大學生,他們對戰後德國父母一輩人的生活模式感到失望,追求個人自由、個性解放,要求社會公正。在街頭小報和保守的大報中,「68新生代」代表了「墮落頹廢」的一代,成了攻擊的對象。作為諸多德國媒體的對立面,「日報」創刊了。這份報紙沒有資本雄厚的出版商給予贊助,而是靠大學生、一些知名人士和新聞記者組成的合作社艱苦地支撐著。
當年參與創建「日報」的工作並擔任生態問題編輯、今天在「明鏡」新聞周刊駐柏林辦事處工作的松泰梅爾在回顧往事時說:「『日報』的創建人都是一群外行,我們根本不懂如何辦一份日報。我們來自不同的左翼激進政治氛圍,大家都有些厭倦了街頭革命,想改行從事革命宣傳。正是這樣天真的想法促使我們啟動了辦報工程,並使它得以延續存在下來。」
「日報」一開始把重點放在報導民間政治運動和人民倡議活動上,例如反對實行全國核電化,為薩爾瓦多反政府游擊隊購買武器募捐,八十年代初期柏林大學生強佔空房時,號召人們抵製出租房房主。位於柏林維定區瓦特路的編輯部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當時,「日報」使用抗爭人士散發的傳單作為新聞報導的基礎,但隨著形勢變化,「日報」的出版份數遞減,報社財政捉襟見肘,特別在1984年的財政危機之後,編輯們本來就較低的統一薪水又一次降低,報社並呼籲讀者從財政上支持。在此困難境地,報社不得不告別了印製傳單式的辦報方式,引進了現代化的編輯體系。「日報」從此進入了德國有影響的媒體行列。
除了時效性、獨立性外,幽默風趣的文風是「日報」的另一特點。其獨特的標題往往一下子就能抓住讀者的目光。1995年,中國再次進行核試驗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反響。「日報」頭版刊登的有關文章標題是:「李」發出了「砰」。這裡「李」是指當時的中國總理李鵬,「砰」是德文中爆炸聲響的象聲詞,而德文的「砰」與漢語拼音的「鵬」書寫完全一樣。讀者看到這條標題,不禁要笑出聲來。同一年,德國社會民主黨前主席沙爾平免去了時任下薩克森州州長施羅德對該黨經濟政策的權限,施羅德又回到下薩克森州政壇。「日報」報導此事件的標題是:施羅德被重新套上栓狗繩。這兩條標題被法新社選為最逗樂、但也爭議最大的新聞標題。
25年來,「日報」成了德國最大的「新聞記者學校」。今天,無論是每日鏡報、明鏡周刊或法蘭克福匯報,無論是時代周報、世界報、柏林日報或法蘭克福評論報,在德國全國性的報紙雜誌社中,都有「日報」的前工作人員參與工作。
哈爾特曼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日報」工作了一段時間後,1987年離開了「日報」。他回憶起在「日報」的工作經歷時,仍然十分興奮。他說:「在『日報』工作的人都有發揮自我、發展新聞能力的機遇。直到今天,仍然是這樣。在『日報』的工作時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很少有別的什麼項目能起到如此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