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專家看中國出口下滑:關鍵看能否擴大內需

2009年3月11日

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使中國經濟蒙受重創,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本周三公佈的統計結果,與今年一月相比,二月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下降25.7%。外貿出口下滑加大了對中國政府落實擴大內需政策的壓力,中國進出口下降也對對華貿易夥伴產生不利影響。

https://p.dw.com/p/H9uj
2008年11月兩國混委會上,德國經濟部長和中國商務部長都在「向上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目前,中國人大政協會議正在北京召開,戰勝經濟危機是此次會議的中心議題。 上周末,中國發改委主任張平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在消費、投資和某些產品價格方面已出現好轉跡象。他指出"是否我們應採取新的措施,需酌情處理。"

不久前,中國還派出龐大採購團,在歐洲進行大量採購,尤其是歐洲國家的高科技,以期展示為克服世界性經濟危機付出自身努力的誠意。

但今年以來,中國的進出口一再受挫。由於國際需求下降,今年一月,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約為1240億美元,下降24.9%,其中,外貿出口商品總額約為648億美元,下降25.7%,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進口商品總額下降24.1%。中國出口大幅下降加大了政府擴大內需以減少中國經濟對外貿依賴的壓力。進口下降也給對華貿易夥伴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亞洲的貿易夥伴及地區更是首當其沖。

但德國杜伊斯堡大學中亞研究所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陶伯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他明確表示,這樣的降幅是意料之中的事情,"3月中國出口的下降比率有可能會超過2月的降幅,我們甚至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3月份出口額有可能為降低三分之一。事實是,中國出口額下降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有問題,而是表明世界經濟發展不利。人們不再有錢購買中國產品。"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人大政協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由於世界經濟繼續下滑,不確定因素很多,預計中國的外貿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現在,陳德銘警告說,不能期待經濟下滑很快結束。但從總體上來說,陶伯對中國,世界的未來經濟發展表示樂觀。只是問題在於,"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中國有能力克服出口下滑的不利,擴大內需,從而保持經濟高速發展。我認為,應該沒有問題。中國去年出台了規模龐大的提振經濟計劃,已為擴大內需創造前提。問題在於,中國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幾十年後的當今,如何使市場消費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在這個問題上,陶伯看好中國的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指出,這一族群在今後幾個月的危機承受能力和消費水準是關鍵因素之一。

為了提振經濟,去年,中國政府已出台總額為4兆元人民幣的一攬子計劃。經濟增長率下降將給中國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目前就已有2千多萬民工失業。在克服世界經濟和金融危機中,人們對中國尤其給予厚望。中國能否保持高經濟增長率至關重要。

而對於中國能否保持至少8%的經濟增長率,人們眾說紛紜。今天,有人認為中國海關總署的公佈的統計數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證實了對中國經濟難以保持快速發展的懷疑。

渣打銀行的高級經濟師王志浩指出,在未來數周內,問題關鍵在於中國政府的注資是否能夠明顯提高需求。

德國經濟專家陶伯認為,如果中國政府無法如願擴大內需,那麼世人就不必期待中國能幫助他們擺脫此次經濟和金融危機。他本人對未來還是非常樂觀的。

由博斯管理咨詢公司和上海工商會進行的第二份"2008年-2009年度中國工業競爭"調查報告顯示,90%的國際企業依舊看好中國,已進入中國市場的近一半企業甚至計劃,將中國作為主要的生產基地。許多企業認為,危機時期是實施新的發展計劃, 改善程序和引入品質標準的機會。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潛力對尚未進入中國上的企業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作者:祝紅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