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人樂於捐款

2013年11月15日

每當自然災害發生,媒體報導和新聞圖片影響捐款者的積極性,至少在德國是這般情況。什麼樣的德國人愛捐款?

https://p.dw.com/p/1AHd7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廢墟中求生的絕望人群的畫面,加上有關瘟疫和搶劫的消息--現在新聞每天都會報導颱風"海燕"給菲律賓造成的災難性後果。這類報導會增加人們捐助的積極性。就像德國捐贈委員會的費爾澤(Daniela Felser)所形容的,人們會想:"天哪,這種事也可能發生在我的身上。我能幫什麼忙呢?"一條醒目的標題或一張動情的照片就能讓德國捐助者有所行動。自11月9日以來僅德國援助組織聯盟"德國援助行動"就已收到350萬歐元的捐款。

圖片潮之後的捐款潮

災難發生時,媒體起著重要的作用。感人的照片被公開後,捐款的人尤其多。在費爾澤看來,人們並沒有因為過去數年中自然災害頻發而患上"捐款疲勞"症。"特別是在德國,我們自己也能感受到暴風次數增多,夏天有時冷到人們幾乎要拿出冬天的大衣。 "感同身受是民眾積極捐款的重要動機之一。德國社會問題研究所(DZI)所長維爾克(Burkhard Wilke)也證實說:"這樣的自然災害產生大量災民,媒體大幅報導,人們捐款的熱情一般來說都十分高漲。"

新聞報導和捐款數量之間的緊密聯繫在今年夏天的德國水災中也顯而易見。超過一般的捐款都是響應媒體號召的結果,費爾澤表示:"公法和私人媒體紛紛舉辦慈善晚會和發出號召。"最後的結果令人驚喜,史無前例。

Burkhard Wilke
德國社會問題研究所(DZI)所長Burkhard Wilke圖片來源: DZI

典型的德國捐款人:年過60歲、 經濟無憂

雖然菲律賓遠在一萬公里之外,但是德國也能為賑災捐款貢獻不小的力量。除了感同身受之外,還有其他原因,維爾克解釋說:"(自然災害發生時)不像內戰那樣存在模糊不清的訊息,例如捐款人不知道孰好孰壞。"

德國人不僅在自然災害和人道主義危機發生時慷慨解囊。"大部分捐款都是通過普通小型慈善機構募集。" 維爾克說。其中包括許多長期捐給德國援助組織的款項。2012年共有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向援助組織、教堂和公益機構捐款。這是德國捐贈委員會和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共同調查的結果。

費爾澤注意到:"60歲以上的一代人捐款尤多。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普裡勒(Eckhard Priller)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對德國捐款人社會結構的研究結果是:典型的德國捐款人一般年過60歲、 經濟無憂。年長者通常手頭比較寬裕,而且他們對戰後歲月甚至自己親歷的戰爭之苦仍記憶猶新。普裡勒指出:"親身經歷特別重要。"

Hilfsgüterflug Manila
德國向菲律賓捐助的物資圖片來源: World Vision

德國不是"世界慈善冠軍"

"德國人慷慨大方"是德國媒體中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畢竟德國共有60萬個公益團體。作為比較:荷蘭只有3萬個。許多德國人可能誤認為德國是"世界上最樂意捐助的國家"。維爾克介紹說:"按人均捐款額計算,我們德國人僅處於世界中游水準。"04年年底和05年初的東南亞海嘯發生後,雖然德國募集了相當可觀的6.7億歐元捐款,但同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名列前茅,挪威、瑞士和荷蘭等國家當時的人均捐款部分甚至是德國的兩至三倍。

即使德國人不是"世界慈善冠軍",媒體的老生常談倒也無妨。社會學研究家普裡勒評價說,覺得自己和"榮譽"沾邊的人也會更大方。"這些話聽著順耳,也有促使人們捐款的效果。"這種效果最終能幫助的是菲律賓受苦受難的災民


作者:Vera Kern 編譯:安靜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