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虛設的歐盟「發展與穩定協定」
2003年11月5日歐盟「發展與穩定協定」旨在維護歐元的匯率平穩。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違反了協定的有關規定,如政府負債率不得高於3%,歐盟一律嚴懲不怠。協定第104條則白紙黑字地對處罰方法作出了明確說明。這本是原德國財政部長魏哥爾於1996年的得意之作,為了能夠放心大膽地將硬通貨幣-馬克拱手相送,他可是處心積慮地費了不少的勁兒。可笑的是,他的後繼人-新財政部長艾歇爾今天突然發現,精心製作的絞刑繩索居然套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所謂風水輪流轉,法德兩國一度風光,號稱是歐洲經濟的領頭羊,現在卻成了歐洲第一負債大戶。一想到處罰條例將給經濟帶來的強大衝擊,梅爾和艾歇爾這兩個難兄難弟便不寒而慄。事到如今,也只能極盡拖延之能事。
從今年6月份開始,法國財政狀況便頻亮紅燈,不少歐盟成員國抱怨說,法國人不遵守游戲規則,依靠過火的財政政策將壓力加到兄弟國家身上。面對歐盟內部的責難和威脅,梅爾必須再將政府的褲腰帶緊一緊,以示法國節衣縮食,度過難關的誠意和決心。
除了施行緩兵之計,梅爾和艾歇爾惺惺相惜,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不斷向歐盟委員會吹風,抱怨經濟如此低靡不振,「發展與穩定協定」實在應該作出特例處理。
可是如果協定只是在經濟好轉時生效,制定協議的意義又何在?這句提議差點氣歪了那些循規蹈矩的小國們的鼻子。今天法國特例,明天德國例外,後天葡萄牙,大後天義大利……如此上行下效,「發展與穩定協定」豈不是形同一紙空文?歐洲不會再發展,歐元也不能再穩定。
不妨再提問一句,如果法國和德國真得如協議所言,接受歐盟的經濟制裁,剛剛萌芽的經濟復甦豈不是又要受疾風驟雨的摧殘?政府的財政赤字豈不更會雪上加霜?這似乎是進入了一種魔鬼循環。
所以,儘管歐盟心知肚明,卻還是礙於協定締結者的顏面,對著犯規者虛張聲勢地作出一番威脅。真實的狀況是:雷聲大,雨點小,吆喝聲震耳欲聾,板子卻遲遲打不到人身上。一方面維護了「發展與穩定協定」的尊嚴,一方面又不斷作出外交上的妥協。而其他歐洲國家所能做的恐怕只能是一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邊祈禱經濟復甦的春天快點來到吧!
(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