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尋求日美新和諧
2013年2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與中國之間的島嶼主權爭議,北韓的核武問題,日元的貶值和修改憲法--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在訪問華盛頓的時候要談的艱難議題可真不少。在兩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經歷了多年的磨礪之後,他希望修復並加深日美關係。日本在過去數年政府領導人更迭頻繁,安倍已經是第五位前來拜訪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在任首相了。
因此,安倍必須首先說服歐巴馬,自己領導的這屆政府和以往不同。這位58歲的自民黨領袖要全方位地擴大與美國的戰略合作關係。由於在國家高負債的情況下仍然採用寬松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景氣,日本媒體將安倍政府這種非常規的經濟政策稱作"安倍經濟"(Abenomics),這個詞是安倍的名字和英文"經濟學"這個詞economics的結合體。這位日本首相抵達美國之後,就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發表了題為《日本回來了》的綱領性演說。
朝核問題是會談中心
對於周五安倍與歐巴馬總統的會面,日本方面稱,北韓將是議事日程的重中之重。安倍將平壤最近一次核試驗稱作"嚴肅的安全威脅",日本不能對此置之不理。因此,日本將對旅居日本的北韓人進行更為嚴格的入境檢查。此外,在2006年北韓第一次核試爆之後實施的貿易禁令仍然繼續有效。
東京希望,美國能夠對北韓的核計劃和導彈裝備進行強硬的回應。"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合作具有決定性意義,這樣我們才能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表決通過新的制裁措施",安倍晉三上周這樣強調。考慮到東京在與中國的島嶼主權爭議上需要華盛頓的支持,日本方面也將在北韓問題上的合作視為一個考驗兩國團結合作的試金石。
保住爭議島嶼,全靠美國撐腰
沒有美國的支持,日本是無法實現自己對於尖閣列島(中稱釣魚島)的主權要求的。在日本,人們越來越擔心,美國對於日本訴求的支持不過是三心二意而已,因為華盛頓根本不想破壞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14%的進出口貿易都是與中國進行,而日本在其中所佔的份額只有不到6%。
到目前為止,美國在該議題上的立場在警告雙方冷靜克制和與東京宣誓團結之間搖擺不定。新任美國國務卿克裡(John Kerry)在參議院宣佈,他正在尋求一個"再平衡",方向是往中國那邊靠近。這樣的表態使東京方面警醒起來。此前,歐巴馬政府曾經向北京多次強調,相關爭議島嶼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也就是說,根據協約,一旦出現武裝衝突,美國有義務進行干涉,保護日本。
憲法改革
安倍為自己設定的中心任務還包括將日本戰後在美國主導下制定的和平憲法予以修訂。安倍希望更改對日本國防力量"僅具備自我防衛權"的定義,將其建設成為真正的武裝力量,允許其參與軍事衝突。面對這一訴求,美國似乎有些舉棋不定。一方面,增強這個遠東戰略盟友的軍事實力,以遏制中國,是符合華盛頓的利益;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希望日本停留在聽話的小夥伴角色中,不要存有"非分之想"。
安倍晉三一上任就提高了國防預算,這在十一年來尚屬首次,也是日本彰顯自己要提高在東亞地區軍事地位的意圖。日本防務大臣小野寺五典呼籲提高自衛隊的機動應變能力:"在面臨緊急威脅的情況下,日本有權發展針對敵對目標實施先發制人的預防性打擊的能力。不過,眼下日本還沒有計劃這樣做。"
懸而未決的問題
儘管外界付以重望,但安倍這次並沒有把多少實質性的東西帶到華盛頓。比如,沖繩美軍基地仍然繼續受到"擾民" 的指責,還有對於歐巴馬提出的以設立自由貿易區為目標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安倍仍然無法就日本是否加入作出許諾。日本的農民代表對這一自由貿易區持強烈反對態度,因為他們不希望針對美國大米的保護性關稅被取消。這一稅率目前高達778%。
作者:Martin Fritz 編譯:雨涵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