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如何鑑別新冠疫情中的陰謀論?

2020年5月24日

在新冠疫情中,陰謀論大行其道。其中一些聽起來甚至有可能。因此掌握陰謀論的特徵和其受歡迎的原因十分重要。

https://p.dw.com/p/3cVNu
Deutschland Köln | Demonstration | Roncalliplatz
科隆大教堂前的抗議活動,小狗也穿上了帶有標語的衣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Hardt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危機。新冠疫情不僅對我們的健康和經濟造成威脅,也會引發心理健康危機。新冠病毒和其引起的疾病以及各國為控制疫情而採取的措施打亂了無數人的生活。就算這些後果對每個人的影響截然不同,我們卻有一個共同點:不確定性。

沒有人喜歡不確定性。大家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背後的原因以及是否需要做出改變。因此每當危機來臨,陰謀論都會大行其道。因為它們保證可以用簡單的解釋說明雜亂的情形。在目前這種真假難辨的時候,許多人似乎更願意相信那些指出責任方的說法。

什麼樣的說法是陰謀論?

現實生活中,簡單的問題經常無法簡單地回答。對於陰謀論的定義,科學界尚未達成共識,德國美因茨大學社會與法律心理學系教授、研究陰謀論的羅蘭德‧伊姆霍夫(Roland Imhoff)如是說。他舉例說:「一些人認為,陰謀論就是不符合事實的錯誤觀點。」

伊姆霍夫則認為,這種看法對於相關研究和輿論都毫無益處。他呼籲,在給陰謀論下定義時不應考慮其真偽。他指出:「在我看來,陰謀論是指以下觀點:不惜犧牲公眾代價而謀利的少數人秘密計劃了一個造成較大影響的事件。」

有時候,陰謀論是對事件發展的最合理的解釋。例如被歷史學家鑑定為偽書的《錫安長老議定書》。這本書於20世紀初出版,外界猜測作者是沙皇的情報人員。這一反猶太主義陰謀論後來被希特勒當作屠殺猶太人的藉口之一。

USA Antiklima Demo in Salem, Oregon
抗議者所要傳達的訊息:我知道真相!這種感覺真不錯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R. Loznak

核對事實!

為了辨識陰謀論的真偽,我們必須使用科學的標準。伊姆霍夫介紹:「科學界認為,很少有絕對真理,只有合理性和不同程度的實驗證明。」大多數陰謀論極其不合理。

第一步是核查來源。什麼人在何時何地說了什麼話?是正規媒體如《明鏡周刊》、北德意志電視台和德國之聲?還是影片網站Youtube上的人,此人甚至可能擁有博士頭銜,但沒有公開的學術作品?

伊姆霍夫坦言:「如果所有Youtube影片和擁有固定編輯的日報同樣值得信任,那麼我們就不再是一個在現實基礎上達成溝通共識的社會。」

沒有巧合

要想鑑別陰謀論,瞭解它的作用也很重要,伊姆霍夫解釋:「陰謀論的作用是比巧合更勝一籌。」我們喜歡這樣,因為「人們討厭巧合」。巧合剝奪了我們對事情的預測和控制能力。

伊姆霍夫接著指出:「陰謀論中沒有巧合,只有環環相扣。」陰謀論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經常東拉西扯。他舉例說道:「(德國衞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曾經參與過一個由銀行資助的領袖項目,這個銀行有一名員工,他的孫子的侄女曾經為比爾‧蓋茨效力。」

不一定有邏輯

雖然這遠不能構成因果關係,但是並無大礙。伊姆霍夫從研究中發現,陰謀論的擁躉通常並不介意邏輯上的矛盾。

這位心理學專家解釋:「相信黛安娜王妃被英國情報人員謀殺的人同時也相信她為了遠離塵囂而生活在一座孤島上。」他繼續說道,陰謀論的內容本身不重要(黛安娜王妃的經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信掌權者對民眾撒謊。

誰會受益?

伊姆霍夫舉例說明一種陰謀論的簡單措辭技巧:當我指出事件的受益者時,也就提供了受益者要為此事負責的證據。「這從認識論角度而言當然是不好的論點。只因為農民從下雨中受益,並不代表農民可以降雨。」一般而言,陰謀論總是比官方提供更多解釋。陰謀論提供更多解釋,指出更多巧合——但因為巧合如此之多,已被認定不可能是巧合了——也就被認為是更多真相。

陰謀與我何干?

就算陰謀論的信奉者經常提到批判質疑和調查研究,但其實他們與這兩者毫無關聯。「如果要進行真正的批判調查和核實來源,那麼就應該對稱地進行」,伊姆霍夫接著解釋,不應該僅僅嚴格審視主流媒體,而且也要調查Youtube頻道某某教授的背景。值得一看的是:陰謀論的製造者是否持有政治或經濟目的。這些人通常喜歡以勇敢的弱勢者示人、一副(終於)站出來道出真相的模樣。

例如,美國人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通過其公司Infowars不僅散播陰謀論,同時也在旗下商店出售保健品、保安設備和求生裝備——由此將鼓吹世界末日理論變成了賺錢買賣。

另外,傳播或者相信陰謀論能起到提升自信的作用。「感覺自己擁有獨家訊息、比天真的民眾高明是陰謀論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伊姆霍夫如是說,

我被騙了嗎?

研究發現,人們覺得自己對人生失去控制的時候最容易相信陰謀論。在當今這個日益複雜的世界,失去控制的感覺似乎與物質財富不再相關,受到良好教育的富人似乎也不能倖免。人人都有對安全感的渴望。

由此人們失去了自我質疑的能力,畢竟這也意味著安全感的流失。「人類天生就愛尋找認可」,伊姆霍夫指出,對此,不妨向科學學習:首先總是自我質疑。

遠離陰謀 回歸自我

但是,當反對強行打疫苗、取消基本權利和說謊的媒體的抗議從臉書的頁面上突然來到我們身邊、甚至出自家庭成員口中,那怎們辦?當邏輯說不通、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被混淆、媒體不被信任的時候,到底要如何交流?

對此,伊姆霍夫提醒說,陰謀論的作用是滿足人們掌控自己人生以及對安全感和可預測性的需求。他說:「當我們和親朋好友對話時,重要的是重視這些需求,而這些需求根本上則來自於尋求解釋的願望。」與此同時,不必重視他們對陰謀論的推崇之情。

絕對的安全和控制反正只存在於我們幻想的完美世界裡,對此,最好的陰謀論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