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天主教的抗爭文化

2013年10月26日

德國天主教林堡教區主教引發的爭議世人矚目,信徒抗議遍地開花。事件演變至今,抗議已不限於對林堡主教揮金如土的指責。

https://p.dw.com/p/1A58U
林堡大教堂圖片來源: Fotolia

(德國之聲中文網)十月上旬一個周日的正午,林堡教堂鐘聲"敲響了13次"(德國諺語意為"緊急時刻"),這是該區主教特巴茨-范艾爾斯特(Franz-Peter Tebartz-van Elst)的批評者作的手腳,讓大鐘在中午12點敲響13下,作為對主教的警告。與此同時,一群天主教徒在林堡大教堂前抗議財務不清的林堡主教耗資超過3千萬歐元,興建極具爭議性的新主教府邸。韋茨拉爾(Wetzlar)天主教大教堂教區主事神甫謝弗爾(Joachim Schaefer)說:"人家把我們看作是事事忍氣吞聲,星期天乖乖上教堂的無聲綿羊,只會點頭稱是。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我們來到林堡大教堂廣場示威抗議。"

Jetzt schlägt's 13 in Limburg
憤怒的教徒敲響鐘聲13次,警告專制的林堡主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更保守的回頭路

教徒批評的不僅止林堡主教的所作所為,而是整個天主教會。謝弗爾說:"天主教沒有民主和辯論的文化。上世紀70年代曾經有過一次大變革的氣氛,但現在我們看到,教會不進反退。60年代晚期的"第二次梵蒂岡主教會議"(Das Zweite Vatikanische Konzil)後,天主教曾有過一次全面自由化進程。但現在林堡教區,特別是在特巴茨-范艾爾斯特主教的主導下,大開倒車。他試圖清洗這個自由主義教區。特巴茨-范艾爾斯特屬於新出現的一個保守派神甫團體中的一員,他們極力昌顯天主教保守的一面,例如:林堡教區比任何教區都更嚴格執行羅馬教廷規定的嚴格禮拜儀軌,還有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等。"

Franz-Peter Tebartz-van Elst Bischof von Limburg
林堡主教巴茨-范艾爾斯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財務醜聞點燃燎原之火

2008年林堡主教初上任,眾多教會組織成員、神甫及教會工作人員大舉抗議。巴茨-范艾爾斯特採取強硬手段,向抗議者發出警告,並開除許多不不聽話的批評者。2013年夏天,4千多名基督徒聯署,要求主教顧及信徒需要。不久後,林堡主教以超高費用興建新府邸的消息曝光,使巴茨-范艾爾斯特任期內的負面新聞到達一個新的高峰。批評性的教會民眾運動"我們是教會"(Wir sind Kirche)的負責人拉克嫚(Annegret Laakmann)認為:"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目前仍然不清楚的是:到底有誰知道建築物的造價?林堡教區內的利益圈子如何運作?誰曾遮掩問題?為什麼羅馬教廷不採取行動?"

底層抗議有傳統

拉克嫚表示,德國教徒對天主教教規及措施進行抗議的傳統悠久:1960年代末,特別是在教宗保祿六世(Papst Paul VI)禁止服用避孕藥之後,德國社會發生了一次廣泛的社會動員,包括普通教徒、神職人員及神學家等社會不同群體,同聲要求天主教進行改革。與此同時,因來自羅馬教廷的諭示,教徒呼籲改革的運動一再受挫。1995年,受一個奧地利教徒運動的啟發,德國總共2400萬天主教徒中的150萬,聯名向教廷發出一份請願書,要求廢除強制神甫獨身禁慾、簡化層級結構、削減主教權力,並認可個人的性取向等。

)
教宗保祿六世圖片來源: AP

全球呼籲改革

近期以來,許多天主教徒組織小型宗教團體,例如其中的"普世教會2017"(Ökumene 2017):一個以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聯合組織綜合教會為目標的團體。拉克嫚強調,並非只有德國天主教徒主張改革,她說:"美國要求改革的聲浪最大,自2002年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醜聞爆發後,當地組成了各種不同的抗議團體;同時南非、英國,特別是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已發起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此外,波蘭、捷克、印度、澳洲等也紛紛響應。"

即使在一般被認為虔誠的南美洲,許多天主教徒也並不遵循梵蒂岡的官方路線;此外,不少基督教會社團是由普通信徒組織領導。拉克嫚指出,這些社團對天主教保守的組織結構非常抗拒,但外界甚少知悉。她提到了與南美一個信仰團體負責人的對話,這名負責人說:"我們在這兒所作的一切,主教根本無法監控,天高皇帝遠啊!"

Symbolbild Christentum in Deutschland
基督各教派宗教領袖主持聯合禮拜儀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編譯:楊家華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