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噤聲中奪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
2016年4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於當地時間周日(4月3日)晚上舉行,但中國內地多家媒體,包括央視、騰訊都沒有轉播頒獎禮。此前曾有消息稱,北京當局因為觸及港陸矛盾的《十年》獲得提名,因而下達禁播令。亦有港媒在周日頒獎禮前夕報導,指網路流傳一份中國廣電總局的宣傳指示,明令禁止"炒作涉及港獨議題的《十年》",所有的電視、網站、廣播要避免出現相關影片鏡頭。
在頒獎禮上,負責頒發最佳電影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爾冬升表示,籌備頒獎禮期間,發生一些複雜事情,希望明年不再發生,似是暗示禁播風波。他又直言,過程中一名年輕編劇向他查詢,是否在典禮的稿件中不可提及《十年》,爾冬升以美國總統羅斯福一句名言回應,"我們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隨即他宣佈《十年》獲得最佳電影,台下掌聲如雷。
監制:感謝港人 香港為時未晚
《十年》監制蔡廉明接受獎項時坦言,"多謝金像獎夠膽把這個獎項頒給我們,也多謝投票給我們的評審。"他指出,《十年》已經超越了一部電影,在製作上有很多不足,仍要繼續學習,但得獎令他感到香港電影還有很多可能性,只要用心、用真誠拍攝電影,原來可以很有力量。"所以要多謝香港人,是你們告訴我們,香港為時未晚。"
另一名監制兼導演伍嘉良表示,從電影技藝角度而言,《十年》而奪得最佳電影,實在有愧,但感謝金像獎評審對電影的肯定。"最初我們沒有想過票房和獎項,我們很簡單只是為了為香港說一些話,做一些事情,在我們的崗位上走出一步。《十年》曾經有一個階段有機會出現不到,但有不少人支持我們,好想為香港為公義、為不公發聲的人,我們會繼續學習,謙卑地創作。"
一眾導演在頒獎禮後接受訪問時,被問到得獎會否擔心北京政府的態度,他們表示香港是自由城市,也有電影自由,自己沒有犯法、沒有做錯事,只是用電影的天馬行空開放性平台,去創作出所想的故事。
內地媒體報導 均不提《十年》得獎
《十年》以黑馬姿態奪獎,其新聞度不輸橫掃最佳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等七個獎項的《踏血尋梅》。不過,電影《十年》在中國內地已成為敏感字,多個內地媒體包括新華社、新浪及搜狐和騰訊等網站,報導金像獎消息都未見"完整"得獎名單,對《十年》獲得最佳電影的消息絕口不提。
資深影評人、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表示,《十年》是香港宣言,值得獲獎。他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又指,《十年》獲獎顯示金像獎甄選機制公平,未受干預,帶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內地若企圖用任何方式影響機制,也不會成功。"那麼《十年》奪獎,會否影響香港電影進軍內地呢?他稱不作揣測,只謂內地對電影一向有審查機制。然而,本土電影在香港仍有市場,是否能夠成功,除了影片本身能否令觀眾有共鳴之餘,也取決於投資者。
而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電影投資人林建岳認為,《十年》獲獎是香港電影界的不幸,原因是《十年》沒有得到其他獎項提名,亦非最賣座,證明不具備最佳電影的質素,成為最佳電影是政治綁架了專業,將電影評獎活動政治化。
官媒批如思想病毒 在港公映座無虛席
《十年》以十年後香港為藍本,預視香港未來的黑暗面,五個導演製作出五個不同風格、圍繞社會議題的故事,當中不乏被視為在中央政府眼中的敏感題材,港獨主義、《國家安全法》、廣東話被淘汰的恐懼、保育及文革紅衛兵重現的可能。
題材來得"敏感",惹來內地關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曾發表社評批評,電影完全荒誕、宣揚絕望、帶給香港社會的害處很可能大過好處,猶如思想病毒。
然而,被《環球時報》貶為"思想病毒"的這部電影卻觸動香港人的心靈。縱使該電影在高峰期只在全港六間戲院上映,但連場爆滿,上映近兩個月,錄得逾600萬港元票房。電影先後在香港十二間大專院校巡迴演出,在4月1日,即頒獎禮前兩天,《十年》於全港三十多處地方公映,數千人觀賞該片,幾乎所有地方均座無虛席。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