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薩達姆沒有被活捉
2006年11月6日這次判決僅僅是一系列庭審程序的開始。本次審理的內容是,杜賈裡村148名什葉派穆斯林被害事件。下一輪庭審已經開始,審理數千名庫爾德被殺害的罪行。此後,還有一系列庭審程序。那麼,周日法官宣佈的死刑判決意義何在呢?這一判決是否會被執行,還是要等其他庭審的判決結果。
這些問題現在暫時還沒有答案。人們也無法預見,對薩達姆的死刑判決對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也許有人會說,現在伊拉克局勢已經糟糕到了極點,不可能變得更壞了。但是,不要忘了薩達姆的追隨者們此前發出的威脅,他們宣稱,一旦判處薩達姆死刑,他們將會開啟通往地獄的大門。
判決結果公佈後,人們應當冷靜思考這一判決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各方的第一反應尚顯得有些含糊其辭,華盛頓和巴格達希望通過本次審理顯示,伊拉克正在向法治國家的方向發展,而且伊拉克有能力獨立處理薩達姆犯下的種種罪行。這裡不同於二戰後紐倫堡審理納粹死黨時那種「勝者王侯敗者寇」的司法模式,也沒有像前南聯盟那樣設立國際特別法庭。沒有將薩達姆移交國際刑事法庭,也沒有像南非那樣設立所謂的「真理委員會」。
對薩達姆庭審判決的首要意義應當是它能夠促進伊拉克的民族和解,但現在並沒有起到這種作用。恰恰相反,薩達姆的追隨者們注定會發起激烈反撲,使局勢進一步激化。因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地感受到,他們為所欲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們會把薩達姆當作烈士,而加以頂禮膜拜。
判決結果宣佈後,人們不禁產生了一個危險的念頭:如果薩達姆沒有被活捉,而早已死於非命,情況可能會好得多。因為,這樣一來,就沒有人會經常提起薩達姆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念頭,因為這同建立法治國家的理念格格不入。然而,慘痛的現實卻是,伊拉克距離法治國家的目標還相差甚遠。從這一意義上講,對薩達姆的判決還談不上走上法治國家道路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