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俄外長訪敘為時已晚?

2012年2月8日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敘總統阿薩德進行會談,甚至還對這位掌權者加以讚揚。然而,國際社會針對大馬士革的指責聲浪卻越來越高。

https://p.dw.com/p/13z6G
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敘利亞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外長對大馬士革的訪問行程很早就已經確定下來,不過在過去這幾天裡,敘利亞政府肯定特別期待這位貴賓的來訪。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就是上周六聯合國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決議表決失敗的主要"禍首"。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的阿薩德政權至少還有這麼一個盟友--尤其是這個盟友還為其提供武器。

俄羅斯扮演的雙重角色

不過,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仍然是左右矛盾的。"拉夫羅夫的戰略似乎是敦促大馬士革政權改變政策、與反對派進行嚴肅認真的對話",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主任、中東問題專家佩爾特斯(Volker Perthes)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不過,這個階段似乎已經結束了。"

根據拉夫羅夫的表態,阿薩德周二已經表示,願意將結束該國的暴力衝突作為自己的責任義務。此外,這位敘利亞掌權者還表示支持阿拉伯聯盟繼續並擴大觀察團使命。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支持在阿盟提交的和平計劃基礎上尋求解決危機的出路。

國際社會的憤怒
德國社民黨聯邦議會黨團外交政策發言人米岑尼希(Rolf Mützenich)認為俄羅斯的這種做法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拉夫羅夫的這次訪問來得太遲了。俄羅斯現在才意識到,公開的政治施壓對於阻止阿薩德繼續其毀滅性的行為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為時已晚。"

Russlands Außenminister Sergei Lawrow in Syrien
俄代表團車隊在大馬士革受到夾道歡迎圖片來源: AP

俄羅斯動用否決權致使安理會新的敘利亞決議破產的做法引起了全世界的不滿。人們猜測,俄羅斯採取這一立場的原因之一就是,莫斯科唯一一個在前蘇聯地區之外的軍事基地恰恰位於敘利亞的地中海海岸。顯然,俄羅斯也希望避免自己由於敘利亞政治轉向而陷入顏面掃地的困境。

暴力衝突不斷升級

在阿薩德接待俄羅斯外長的同時,敘利亞政府軍繼續在霍姆斯的居民區對反對派發動攻擊。在起義過程中部分擔當協調工作的所謂"革命委員會"通報,周二截至下午,就已經有30多人死亡。據稱,周一,全國範圍內有128人死亡。這些數字都無法得到證實,因為目前幾乎沒有獨立客觀的記者身在敘利亞。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導稱,安全部隊在霍姆斯對"武裝恐怖團伙"進行追擊,並在周一擊斃了"數十名恐怖分子"。

作為對敘利亞暴力衝突的抗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和丹麥都召回其駐大馬士革大使。鑑於敘利亞當局的暴力鎮壓行為,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宣佈,暫時不任命新的德國駐敘利亞大使。

撤回大使

現任大使萊因尼克(Andreas Reinicke)2月初被任命為歐洲中東問題特使,他留下的職位空缺目前暫時無人填補。一段時間以來,德國駐敘利亞使館僅僅以最低人員配置工作。美國駐該國使館一年多前剛剛重新開館,本周一又再度無限期關閉,使館還要求所有身在敘利亞的美國公民離境。

對於德國駐大馬士革使館是否未來也有可能關閉,中東問題專家佩爾特斯認為這不是個好主意:"恰恰許多敘利亞反對派成員認為有外國的使節留在該國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只有很少的外國記者還留在敘利亞,而外交人員則是少數享有行動自由,並且能夠實地報告局勢發展的人員。"佩爾特斯表示,考慮到反對派的感受,保持一定的外交人員存在是有意義的。

然而,對於美國參議員利伯曼(Joseph Lieberman)提出的向反對派提供武器支援的建議,佩爾特斯持懷疑態度:"由於抗議運動在道義上本佔有優勢地位,因此維持其和平抗爭的特性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Anne Allmeling 編譯:雨涵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