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令西方震驚的中國司法「透明度」

2009年12月31日

英國人阿克毛•沙伊克因走私毒品在烏魯木齊被執行死刑一事引起德語媒體的普遍注視。各報都提到沙伊克患有精神疾病的種種跡象,《日報》還報導了中國法庭審理的一些內情:

https://p.dw.com/p/LHeX
阿克毛•沙伊克的兩位堂兄弟圖片來源: AP

"2008年沙伊克一案首次在烏魯木齊法院開庭,審理僅用了半小時,就以宣判死刑結束。據說庭審時,沙伊克的自我辯護語言毫無關聯,稀奇古怪,引得法官們哈哈大笑。爭取全球廢除死刑、名為'緩刑'的英國救援組織應當事人家屬的請求,派出一名心理鑑定專家前往烏魯木齊,但司法當局不允許他與沙伊克接觸,也不讓他進入法庭。請法院委派一名自己的心理學家,法院認為沒有必要。

儘管中國法律規定,被告作案時有心理疾病、不能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情況下,可以減輕或甚至不處於刑罰,但烏魯木齊法院2009年10月二審時仍然批准了死刑。"

《世界報》發表評論指出,"倫敦和西方震驚的真正原因並非殘忍的死刑本身,不是對中國人、還是對歐洲人使用死刑的問題,而是法官們判決時沒有透明度",該報接著寫道:

"沙伊克一案並非政治案件,為什麼法院不允許公認的醫生對他進行檢查?法官們會失去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北京領導人不允許外國人看到他們判決時手裡的牌,畢竟這是國家政權的保障之一。中國的司法部門每年宣判的死刑超過了其它所有國家的總和,但是它十分膽怯,不敢使法庭審理具有透明度,這些審理早就不按法制進行。"

《南德意志報》一天內發表三篇文章,介紹了沙伊克一案的來龍去脈。其中的社論從中國政府不理會英國政府的多次呼籲談到西方與中國打交道時面臨的一個"根本問題":

"中國是一個極其敏感的巨人。每當它因外交政策或國內狀況受到批評時,就會做出火冒三丈的反應。對顯而易見的政治爭論,如貨幣政策和氣候談判中的減排問題,它總是以敵視和粗魯的態度做出回答。中國在國際交往中表現出政治上的不成熟,不符合其地位和意義。在一個互相交織的世界,唸唸有詞地警告別國不要干涉其內政是荒謬的空談,因為國內狀況對投資決定或政治合作起著重大作用。

中國在國際交往中不懂得平衡,它的領導往往缺乏外交靈活性。他們判處一名反對派人士多年監禁,卻不許別人批評。要求調查處決人犯的背景,中國的發言人卻稱之為干涉。對會見達賴喇嘛的人,中國政治領導人用抵制手法進行懲罰。不過,人們的憤怒不會因此消失。恰恰相反,中國將很快感受到,做一個不受歡迎的霸王是什麼滋味。"

摘譯:王羊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