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日關係的新動向

2010年4月14日

"上周,四名日本人因走私毒品在中國被先後處決。雖然這樣的事是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以來首次發生,然而日本公眾中並未出現憤怒的聲浪,日本政府也只是指出中國司法有別於日本。日本媒體突出報導了人犯被處決一事,但沒有使用激動的言辭。"《法蘭克福匯報》駐東京記者從這起事件談到中日兩國關係的新動向:

https://p.dw.com/p/Mvmz
中日韓學者共同編纂的《東亞現代史》

"客觀求實的精神又回到了脆弱的日中關係之中。幾年前,用冰河期一詞來描寫兩國關係可以說十分貼切,而現在雙邊關係在不斷改善。過去,一方的任何言論總會被對方細細掂量、個別事件很快就被視為具有挑釁性質,而現在兩國政府都努力回歸正常,盡量不為民族情緒升騰提供空間。

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小泉純一郎之後的三位日本首相都避免直接表態,而新任首相鳩山由紀夫則公開表示,他的政府成員不會參拜神社。

中國對待戰爭歷史的態度也出現了鬆動,過去的態度曾導致了2005年的反日示威。二月份,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公佈了第一份共同研究報告,雙方各有兩名歷史學家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在1937年南京大屠殺多少人遇難以及日本如何對華開戰的問題上,歷史學家們看法很不一致。

日本評論家突出雙方的這些和那些分歧,而中國國家控制的媒體只正面報導委員會的成果,尤其讚揚日本歷史學家把入侵中國稱為'侵略',把南京屠城稱為'大屠殺'。看起來,好像中國政府要防止強調分歧,以免引發反日情緒。"

《法蘭克福匯報》記者最後寫道,"儘管最近雙方在互相接近,但中日間的情緒沖動和利益對立依然存在",其中對一些島嶼的歸屬問題和歷史問題很容易引起公眾的激烈爭論。但是兩國政府都願意"向前看":

"在中國,黨長期以來煽動反日氣氛,在民主的日本,保守勢力繼續否定日本戰爭罪責,許多事情都可能發生。目前,北京和東京都更願意向前看。鳩山首相在努力組建一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共同體,日本很想繼續受益於中國的經濟增長、擴大雙邊經濟關係。北京也要面向未來,爭取日本,北京領導人願意看到日本新政府更多面向亞洲和中國,少一點面向美國。

所以,在目前這樣的氣候下,處決日本公民不能看作對日本的挑釁,而應看作北京最近一段時間來的諸多表示之一,也就是在司法問題上,中國不容許外國說三道四。"

摘譯:王羊

責編:葉宣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