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需要更多的民主嗎?反方如是說

採訪記者:張丹紅2008年7月14日

前不久,在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和波昂漢學會聯合舉辦的「相遇中國」系列活動中,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哲學教授漢斯-格奧爾格-默勒教授做了題為「中國需要更多的民主嗎?」的報告。默勒認為,「當今社會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民主」。西方在這個問題上向中國施壓只是為了「強化一種所謂的大眾宗教」。請看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會前對他的採訪:

https://p.dw.com/p/EazW
民主的血都白流了嗎?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您今天報告的題目是"中國需要更多的民主嗎?"您的回答是什麼呢?

默勒: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這聽起來可能令人吃驚,但我是從哲學層面思考問題。因為民主的本意是"人民的統治",而這是不存在的。因此這樣的提問就是錯誤的。

德國之聲:西方的民主難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一種政治體制嗎?

Hans-Georg Moeller
漢斯-格奧爾格-默勒圖片來源: Hans Georg Möller

默勒:我不知道。但我想我們今天的社會或政治形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看一看歐洲聯盟,看一看聯邦德國,哪裡是人民說了算!我們目前的體制可以說運轉良好,這裡的生活也很舒適,但這不是我們所理解並標榜的體制。我們賦予自己的政治體制各種各樣的神話和美好的設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主"這一詞匯。我在報告中也將引用幾位政治學家的立場,他們都認為儘管德國和歐洲的政治體制較為優越,但這不是人民做主的制度。

德國之聲:那為什麼西方要求中國實行更多的民主呢?

默勒:我的印象是,西方提出這樣的要求,其實針對的並不主要是中國,而是為了強化我們這裡的所謂大眾宗教,就是說我們這裡是真正的民主體制,而且這一體制構成我們社會的基礎。用敦促他國實行民主的方式來證明我們自己的民主性。

德國之聲:但是中國不是也在逐步民主化嗎?比如村長不是已經自由選舉產生嗎?

默勒:不錯,中國社會採取了一些朝向民主化的步驟。但在全球範圍內也有無數背棄民主化的事例,非民主化的發展也許決定了人們更多的生活領域。想一想經濟領域,教育,大眾傳媒,醫療衞生,在這些決定我們生活的領域裡,都不存在民主,也不可能表決。你不能表決電視該播放哪些節目,你不能表決你的成績單上是什麼分數,等等等等。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在中國生活,還是在美國或俄羅斯,你的日常生活都不是通過表決來規劃的,而且你也不一定希望如此。說到政治領域,如果直接選舉市長,那麼確實存在一定的選舉程序。但是總體來說,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並不會因民主表決的程度高而變得更好。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您認為如果中國現在實行全面直選,這對中國來說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默勒:不能籠統地說。不能簡單地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實行民主選舉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比如1933年德國實行了自由選舉,但並沒有給德國帶來福祉,而印度實行了幾十年的民主,但我想很多印度人更願意在中國生活。在有些國家,自由選舉是種很好的模式,比如二戰後的德國。但民主不是靈丹妙藥,比如在伊拉克,民主的嘗試就沒有成功。對巴勒斯坦的選舉結果,我們也不滿意。如果我們認為一個社會幸福與否的標準是那裡是否存在自由選舉,那麼這是一種思維的短路。

德國之聲:但民主難道不是具備更正"錯誤選擇"的能力嗎?

默勒:話不能這麼說。因為憑什麼來決定什麼是"錯誤的選擇"呢?如果只有少數人認為選舉結果是個錯誤,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在下一次選舉中更改其決定。沒有客觀的標準來決定哪個政治決策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

德國之聲:中國政府面臨實行更多民主的壓力嗎?

默勒:中國政府處於西方政府和媒體的壓力之下。但我不能判斷中國政府是否也面臨中國社會的壓力。我認為這一壓力不是來自經濟界或是學術界,而是主要來自大眾媒體。

德國之聲:德國聯盟黨議會黨團去年秋天提出亞洲戰略綱領,認為中國對德國構成體制上的挑戰。您贊同這一觀點嗎?

默勒:我不認為存在體制上的競爭。我認為這是一種過於簡化的比較:中國是專制的,西方是民主的。中西體制本身既十分複雜,而且相互交融也越來越顯著,因此不能做這樣簡單的對立。

德國之聲:您認為中國的現行體制能夠解決中國內部存在的眾多問題嗎?

默勒:我不認為任何國家的任何政治力量具備解決根本性問題的能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