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限制日本簽證申請:兩國關係再掀波瀾?
2023年1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本來想辦商務簽證,結果就是發不下來」,位在日本東京都江東區的中國簽證申請中心,11日當天出現不少不安聲音。不少日本民眾前往申請簽證,結果卻被告知簽證核發作業暫停,只能無功而返。中國當局在10日傍晚無預警宣佈,為了反制日本的入國管理措施。決定暫停兩天核發日本赴中相關簽證,恢復時間仍未知。
正在造訪G7歐美各國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日於英國首都倫敦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中國的措施「令人極為遺憾」。岸田稱「中國單方面限制簽證發放動作,跟當下的新冠對策毫無關係可言」,並認為「中國的新冠感染的詳細狀況難以把握,為了避免快速流入境內才事先預防」,對此強列抗議。
同時正於南美洲阿根廷訪問的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也向記者團表示:「用新冠疫情對策不同的別的理由來限制簽證核發,令人感到遺憾」。他並稱已經透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議,要求即刻取消該作為。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記者會中也重申:「我們會看中國的確診情況與中國方面的情報開放程度,再作出適切應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0日記者會上稱:「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本國疫情實際,仍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堅決反對,並採取對等措施」,他並進一步表示「不應藉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在日本引起廣泛討論。
中國在1月8日起開始開放對外旅遊後,中國旅客開始重新往外移動。不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中國開放前,就率先一步表示中國旅客必須落地接受PCR檢查,出現陽性者需立即隔離,而韓國也是比照辦理。雖然只是接受檢查,但中國卻直接以限制簽證等作為回應,並批評日、韓有「歧視性」,直接升高成國與國之間的對抗。
為何只針對日韓?
不過追究其原因,先前中國在開放旅遊前,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飆升,但中方每日匯報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確診與死亡數字過低,逐漸引發各國的不安。美、英、法等國家都陸續要求入境的中國旅客必須提供PCR陰性證明,才能放行。摩洛哥甚至直接宣佈禁止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
然而,為何這次的簽證限制只針對日韓,並非針對歐美?不少日本媒體認為,日、韓是相對好施力的對象。《朝日電視台》等媒體就在電視節目上稱,一來是日、韓跟歐美相比,除了要求落地要提供陰性證明外,還要接受PCR檢查。特別是韓國將落地旅客掛黃牌後分流處理,後者讓中國民眾覺得好像有差別待遇。
加上這些檢查影片透過網路傳播,不斷發酵後傳回到中國國內,引發不小輿論反彈。有資深日媒記者對德國之聲分析,這也算是中國的「搏面子」做法之一,國內現在還是有零星抗議,也不失為轉移壓力的方式。加上比起反制歐美國家,日、韓也算是「軟柿子」,就算是祭出限制,兩國也只能表達抗議,不會作出激烈回應。
從另一個角度看,日、韓作為中國的鄰國,本來就會有較多的中國觀光客,因此限制上相對嚴格,也在意料之中。而如果中國默認日、韓的作法,就等於變相承認自己的國家確實在確診大爆發中,別國才不得不做此回應。這對持「戰勝新冠」立場的習近平政權來講一定無法接受,因此對日、韓先表達立場。
長久化將更影響經濟
對於觀光業而言,好不容易盼來8日中國解禁,未來可以規劃中國旅遊行程,但是卻因為中國祭出措施而再度遙遙無期。事實上,在中國祭出簽證限制的當天,中國飛日本的班機依舊是寥寥無幾,東京羽田機場甚至沒有航班。根據日本《富士電視台》電話詢問,各大旅行社先前都仍在觀望中國確診狀況,因此幾乎未開旅行團,尚未受影響。
不過這樣的限制,時間一久對中國經濟也會有影響。日本法政大學商學院講師浦上早苗就在網路評論稱「如果過幾個月再看看,國家經濟必然會受損,中國的經濟風險只會愈來愈加劇」。
日本各大企業對此也嚴加看待。豐田汽車公司表示,「目前雖沒影響,但將繼續密切關注情況」。三菱電機則稱,「有鑑於先前中國爆發感染,我們已指示人們原則上不要前往中國旅行,因此這不會影響此時從日本的旅行」。某間大型貿易公司私下也稱:「原先認為中國在開放後放寬外籍人士簽證。現在時間點太多,情報錯綜複雜,將會適切地應對」。
2022年12月中日共同民意調查顯示,日本人對中國印象不佳的比例已達到87.3%,反中情緒的比例跟2006年的不到40%相比,升高一倍。中國受訪者中反日情緒的比例也從過去最低的2007年不到40%,升至62.6%。如今進入2023年,中國再度因為邊境防疫措施對日本祭出簽證限制,未來兩國關係在釣魚台、沖繩群島海域等議題外,恐怕會擴大戰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