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玩具工廠條件惡劣
2003年11月19日王翠環不行了。那麼多的加班,心理上的壓力,每晚睡眠時間不足三、四個小時,而且這樣地干,經濟上仍然捉襟見肘。她的哥哥試圖從僱主那兒借一筆錢,讓她能去醫院。但那位老闆拒絕了。
王小姐被送到附近的一個衞生室。那裡的人們建議馬上送醫院。但他們沒有錢。她的哥哥只能決定帶她回家。27歲的王小姐在公共汽車上死亡。直到很久以後,經過長期的法庭爭訟,這家人家才從玩具廠主那兒得到了一筆小小的賠償金。
這樣的情景在中國玩具工業界絕非偶然的個例。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從1993年開始訪談中國玩具廠的工人,撰寫了一系列報告。
莫尼卡.黃(音)是這個非政府組織的負責人。她說:「我們的報告很重要,它們支持著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運動。據此,消費者團體和工會可以對工廠和商人施加壓力。消費者也從而得知,聖誕節期間玩具是怎樣生產的。」
讀一遍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報告,聖誕節也變得不那麼美了。一名女工說:「我們計件工作,一年比一年糟。我們得到的錢越來越少,還要自己支付住處。「」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假如我們工作了一個通宵,可以休息半天。但這是不夠的。」
那都是些來自中國貧窮省份的年輕女子,她們大批地來到珠江三角洲。工會在這裡是禁止的,社會福利和解僱保護措施根本不存在。工作時間太長,休息時間太短已經成了慣例,聖誕節前大量的加班。儘管如此,薪水大大低於法定的最低薪水-每個月只有30到70歐元。由於沒有足夠的錢支付住房,住處往往特別的簡陋。
莫尼卡.黃:「比如,最壞的情況下,她們每天工作15個小時,從早晨7點到半夜。她們很晚才能上床。還要在淋浴室前面排隊。此外,安全和衞生條件有問題。比如,在生產塑料玩具的地方,化學毒氣就是個問題。工人要往玩具上噴化學顏料,她們面對著一大堆不知道危害有多大的化學品。她們受不到安全和衞生教育。在有的工廠,她們甚至得不到面罩和手套。」
黃女士說,假如工人們抗議惡劣的條件,或者她們接受採訪時實話實說,她們經常面臨立即被解僱的結果。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運動雖然促成中國工廠有所改進,但那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看到了一些改進,但是在許多工廠裡,條件還是不符合中國法律的規定。」
為此,德國的有關機構也打算增強壓力。在世界玩具之都-德國紐倫堡,早已建立了一個叫「公平玩具」(Fair Toys)的組織,該組織得到天主教和基督教兩個教會的支持。給生產者和商人寄發明信片和對中國工廠的狀況發動大規模抗議,成了這個組織的日常工作。這些活動,包括在世界最重要的玩具展紐倫堡玩具博覽會上,已經取得成果。
巴伐利亞教會發展機構的貝爾克曼先生高興地說:「還記得在2002年的博覽會上,玩具工業的領導人士說,『這是沒用的。你們提出的要求幼稚天真。』但現在德國玩具協會已經成了這方面的先鋒。許多公司在今後幾個月裡要對他們的供貨公司進行檢查。」
今年來,若干在亞洲有生產廠或從那兒進口的德國玩具生產商已經聲明,他們願意貫徹國際玩具協會ICTI的行為準則,檢查那些供貨企業。準則規定了對法定勞動時間的遵守,加班費的支付和勞動與衞生保護要求。為了增加透明度,馬台爾公司還在網上發表了檢查結果。此外,貿易企業現在也對玩具生產者和進口商施加了壓力,比如嘉士達。
「公平玩具」的發言人指出,儘管如此,不能放鬆抗議行動,「現在需要觀察事實上發生些什麼。檢查只是第一步。檢查能揭示存在的缺陷,接下來的問題是,有了這些訊息,然後應該怎麼辦?運動的任務是,不斷地追蹤,不斷地督促。我們很高興在香港有了夥伴,他們在中國當地可以深入現場,去看看那裡是否真的有所改善。」
(莫尼卡.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