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太空計劃雄心勃勃

2012年1月5日

中國對太空的野心並不限於象徵意義的登月,衛星監測以及建立能同美國的GPS系統相競爭的全球定位系統。

https://p.dw.com/p/13elE
This TV grab taken on 2 November 2011 shows an animated video clip of the docking of the Tiangong-1 space lab module and the Shenzhou VIII (Shenzhou-8) spacecraft in space. China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its first docking exercise on Thursday (3 November 2011) between two unmanned spacecraft, a key test of the rising powers plans to secure a long-term manned foothold in space. The Shenzhou-8 spacecraft joined the Tiangong (Heavenly Palace) 1 module about 340 km above Earth, in a maneuver carried live on state television. Photo: Imaginechina
中國的太空夢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上周中國政府發表了詳盡的航天工業五年計劃。而與此同時,曾經在太空探索前沿的美國卻處於低谷,並早已暫停了了太空梭编隊的活動。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索博斯-付格(Issabelle Sourbes-Verger)表示,業界已經普遍認同中國成為太空大國的事實,而引人關注的是其成為太空大國之後,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去年11月,天宮一號與神州八號飛船成功對接,標誌著中國在2020前建成載人空間站這一計劃的重要階段性勝利。

自美國與俄羅斯之後,中國在2003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入太空軌道的國家。雖然仍未有任何具體實施方案,中國現在正計劃將自己的航天員送上月球。

A Long March 2F (CZ-2F) carrier rocket carrying the Shenzhou VIII (Shenzhou-8) spacecraft lifts off at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near Jiuquan city, northwest Chinas Gansu province, 1 November 2011.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first-ever docking mission early Tuesday (1 November 2011), lofting to orbit an unmanned vehicle to test out technologies that could help the nation build a space station by 2020. The Shenzhou-8 spacecraft blasted off atop a Chinese Long March 2F rocket at 5:58 a.m. local time. In the next two days, Shenzhou-8 is slated to rendezvous with the robotic Tiangong-1 space module, which has been orbiting Earth for a month. The meet-up between Shenzhou-8 and Tiangong-1 will be Chinas first in-space docking,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itself, but also a major step toward much bigger accomplishments in the future. Foto: Imagine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這份上周四發布的白皮書是中國自2000年以來的第三份計劃案。在白皮書中,中國表示"將發起有關如何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的相關科學研究。"

澳洲的航天學家瓊斯(Morris Jones)說,如果仔細觀察此前負責無人月球觀測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標識,不難發現其中心位置的人類腳印圖標。他認為這一線索表明了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長遠目標。

但北京顯然不會滿足於僅僅在載人技術上追趕已經領先的西方各國:中國希望能從太空計劃中獲得更多的科研與經濟利益。

白皮書提到,在2016年之前,中國"會通過衛星技術的完善與進步,提高戰略性產業競爭力並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受益的將包括通訊,遙感以及全球定位技術等行業。

中國於去年成功啟動了能與美國現有GPS系統相競爭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並計劃後續發射更多協助定位的衛星,以將定位服務擴展至亞洲,並在2020年前覆蓋全世界。

索博斯-付格在採訪中提到,中國目前在民用與軍用衛星監測技術上的專業性,已經超過歐洲各國現有的任何計劃案中所追求的目標。

《白皮書》提出,要建立"24小時不間斷,高解析度的地表監測能力"。索博斯-付格認為,如果該這一目標的最終達成,將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水準達到能與美國競爭的新高度。

中國長久以來都保持了迅速發展的太空計劃的和平性質。《白皮書》更在此強調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稱北京"反對任何形式的太空武裝競賽"。

然而,北京的真實態度仍遭到外界廣泛質疑。在2009年,中國空軍上將許其亮有關中國必須為"無可避免"的太空軍備競賽做好準備的言論引起一定程度的轟動,隨後其觀點被國家主席胡錦濤匆忙否定。

瓊斯注意到,中國在2007年通過擊落自己的衛星,已經測試過了其反衛星能力。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擁有成規模的太空能力的國家會保證其航天計劃的絕對和平性質。航天技術必然促進和推動軍用通訊與間諜衛星的發展,中國也不例外。"

《白皮書》中也提及了中國意圖增加下一代長征運載火箭的運輸能力,以搭載更多貨物的計劃。

長征-5號火箭能夠將25噸的貨物帶入近地軌道,歐洲阿麗亞娜(Ariane)-5火箭僅近5噸的運輸能力只能相形見絀。但長征-5號火箭的運載能力與美國在1967-1973年間阿波羅計劃中運送登月飛船的土星-5號火箭還有一定差距。

來源:法新社 編譯:沈華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