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金融危機將影響中國政治

2008年10月8日

就金融危機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影響,新蘇黎世報寫道:「對中國媒體來說,金融危機就像是一個遙遠星球上發生的事。由於中國的銀行和股市不介入世界上大量流動的金錢,華爾街的災難只是間接涉及到中國。所以,大多數中國人以一種入迷和幸災樂禍的混合情感注視這方面的有關報導。」但該報發現,金融危機實際上已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和政治:

https://p.dw.com/p/FW41
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將於周四開幕圖片來源: AP

"中國人已經感受到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面臨的經濟大衰退壓抑中國的出口。對於千萬個中國工廠來說,競爭的加劇也許將意味著倒閉,其影響可能更為深遠。資本主義的危機加強了中國政治強硬派的地位,他們曾一再警告說,不要把西方作為榜樣。與共產黨內要求繼續推動體制改造的改革派相反,左翼陣營要求回到更多由國家實行監督和計劃的做法。

過去幾個月,兩派看來處於僵持狀態,但本星期就可以看出,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否改變了中國領導層的權力平衡。10月9日,中共中央召開三中全會,討論今後幾個月的政治重點工作。在國家媒體上,左派已開始行動起來,反對任何政治體制改革。他們不僅把金融危機作為自己的論據,報紙還詳盡報導台灣前總統的腐敗問題。他們要以此證明,按照西方模式實行民主多麼危險。"

上周,德國艾德諾基金會、德國發展援助政策研究所和德國復興銀行在波昂聯合召開了一個名為"歐盟-非洲-中國"的研討會,討論了歐非中的三角經濟關係。波昂出版的總匯報寫道:

"現在已有九百家中國企業在非洲經營。在非洲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國家名單上,中國上升到第三位,中國32%的原油需求靠非洲供應。但中國在挑選合作夥伴時,並不考慮原則。尊重人權、法制、透明和負責任的執政等原則是歐盟提供持續發展援助的前提,但對於北京來說,這些原則頂多只能起到無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西亞及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說,'我們不把某個發展模式強加給合作夥伴,也不提條件。'德國北威州負責發展援助的部長拉舍特認為,歐盟的發展援助政策與中國的發展援助和非洲政策應該經非洲合作夥伴同意後取得協調,這是時代提出的重要挑戰。

楊光說,中國從非洲採購一大部分能源。沒有單方面的利潤,支持總是互相的。研討會上,與會者對這樣的說法表示懷疑。他們說,中國的透明度太小,無法衡量是否真的雙方都能獲利。中國公司往往自己帶來勞動力,不雇傭當地工人。經常能查獲中國的走私貨櫃,裡面裝的貨物從象牙到有毒垃圾應有盡有。楊光也承認,'我們的企業中也有一些害群之馬,我們還要加強學習'。"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