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柏林宮殿,恢復昔日光彩
重建柏林城市宮殿的工程至少還要拖到2018年。到那時,柏林將找回昔日的景觀,重返文化歷史應有的地位。該項目已耗資5.9億歐元。
柏林宮殿終將面見觀眾
這是「白婦」魔鬼,據說,她曾住在柏林城市宮殿。1940年曾最後露面。現在,「白婦」就會擁有新家。當年為柏林宮殿奠基的580年之後,這座建築將又回到柏林的心臟。
柏林的心臟出了空缺
2013年6月12日,為新建築舉行奠基儀式。工程本身將拖到2018年。屆時,柏林中心將恢復昔日的風貌。柏林宮殿將同大教堂、博物館島、游樂園等為柏林的心臟再添有力的一筆。只是這條路不僅漫長,而且昂貴:重建柏林宮殿預計耗資5.9億歐元。
鐵牙堡和文藝復興時代宮殿
早在1443年,布蘭登堡選帝侯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II. von Brandenburg),又名鐵牙,開始在施普雷河畔建造古堡,他的本意是更好地監督河流與商道。該圖顯示的是後來在它基礎上16世紀建造的文藝復興宮殿。
柏林17世紀時
這張出自1652年的地圖堪稱柏林現有的最古老地圖,但當時是兩座城市,紅處為柏林,黃處為Cölln。17世紀中葉,柏林地區潦倒貧困,30年戰爭(1618-1648)將柏林又拉回到中世紀。
普魯士崛起的象徵
選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將柏林地區建設成運轉良好的國家。他的繼任是選帝侯弗里德里希三世。他於1701年當選普魯士國王,需要與之匹配的王宮。建築師施呂特接受國王委託設計將原來宮殿改建成了巴洛克式王宮。
圓頂幾經周折
施呂特於1706年首先設計了120米高的塔式宮殿,但地基不牢靠,只好推倒,施呂特本人也被罷免。新的設計師是愛歐桑德(Eosander)計劃建一個100多米高的塔式圓頂。但國王駕崩,愛歐桑德也被逐出宮廷。圓頂最終於1850年建成,設計師是施提勒(Stueler)和辛克爾(Schinkel)。
充滿歷史回憶
1914年8月1日,數萬人聚集在柏林宮殿前,原因是德國向俄羅斯宣戰了。宣戰後,威廉二世皇帝馬上來到陽台上要求人們做好戰爭準備:「我已不再考慮什麼黨派、宗教;今天,我們大家全成了德意志兄弟。」這一「陽台演說」被載入史冊。
在革命的風暴中
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皇帝退位。在帝國大廈,社民黨人賽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宣佈共和國成立。兩小時之後,共產主義者李卜克奈希特(Karl Liebknecht)在柏林宮殿前宣佈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革命者佔領了宮殿。12月24日,軍隊開往宮殿方向。宮殿被毀。
戰爭的火焰
1945年2月3日,炮火擊中柏林宮殿,該宮殿燃燒了整整4天。但外牆卻基本保存下來。戰後在蘇聯幫助下,社會統一黨在東德執政。該黨主席烏爾布裡希特(Walter Ulbricht)於1950年下令整個炸毀柏林宮殿。
人民的宮殿
在原先柏林宮殿矗立的地方,用來遊行。鄰近處,東德政府於1974年修建了共和國宮,號稱「人民之家」。它是東德議會所在地和文化中心。但問題是,該建築缺乏鋼筋。假如要想讓該建築達到防火標準,必須灌注5000噸石棉。
經久的辯論
1991年,剛剛統一的德國還要討論怎樣處置「人民的宮殿」。但熱烈的討論中,也包含了重建柏林宮殿的建議。新建築應該現代化,還是返古?帶圓頂,還是不帶?2002年,聯邦議院做出決議重建柏林宮殿。
義大利建築師奪標
2008年,義大利建築師斯特拉(Franco Stella)在競賽中奪標。評委會認為,斯特拉的設計是對歷史建築的現代化回答。
文化與科學的殿堂
該建築的3面仍將沿用巴洛克式的外表,第4面牆是現代化的:這是在歷史和當代之間構架的橋樑。整個建築將被命名為「洪堡論壇」以示對博物學者亞歷山大‧洪堡的敬仰。這裡將收集展示文化珍品,舉行對話與交流,以促進文化間的理解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