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塑料垃圾難題 蛾蛹來幫忙?
2017年4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弗裡德裡卡‧貝托齊尼(Federica Bertocchini)的職業和業餘愛好都很有趣:她在西班牙坎塔布裡亞的生物醫學和技術研究所從事進化生物學的研究,而在業餘時間裡,她則是一個很投入的養蜂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得她有望將職業和愛好結合起來。而且她還可能會為塑料垃圾的處理帶來突破。今年四月的《現代生物學》已經發表了貝托齊尼及其團隊的科研成果。
蜂巢裡的寄生蟲
喜歡蜂巢的顯然並不僅限於貝托齊尼,有種學名叫Galleria mellonella的蛾蛹也同樣非常喜歡蜂巢,更確切地說,它們是喜歡蜂房。這種蛾子會將卵產在蜂房裡,卵孵化成蛹,蛹再經過六到七周的發育最終變成飛蛾。
一天,業餘養蜂人貝托齊尼將蜂巢裡這些討厭的蛾蛹清理了出來,並將它們裝進一個塑膠袋裡,準備稍後扔進垃圾桶裡。誰知一會兒的功夫這些蛾蛹就咬破了塑膠袋四處逃散了。
這本身並不稀奇,因為此前人們就知道蜂蠟蛾蛹能夠咬破塑膠袋。網路上相關報導有很多,比如在養蜂人的論壇裡,還有喜歡用蛾蛹作飼料的養魚和養兩棲動物愛好者的論壇裡。
吃掉後能消化嗎?
迄今為止一直不清楚,蛾蛹吃掉塑料後,是將塑料以微顆粒的方式排洩出去呢?還是能將塑料消化分解?
比如說,衣櫃裡常見的蛾蛹不僅只吃毛棉織品,也同樣會吃混紡物,但是混紡織品裡的塑料纖維,蛾蛹吃掉後,還是會以微顆粒物的形式將塑料排洩出來。
貝托齊尼非常想為這個問題找到答案。顯微鏡下的分析顯示,同其他蛾蛹不同的是,蜂蠟蛾蛹吃掉塑料後的排洩物裡,聚乙烯已經通過化學反應變成了乙二醇。乙二醇屬單體,已經不屬於由聚合物組成的塑料。
實驗室裡的測速試驗
貝托齊尼和兩名同事一道,在劍橋大學開展了一次實驗。他們將一百個蜂蠟蛾蛹和一隻超市裡的普通塑料購物袋放在一起。
只需大約四十分鐘,蛾蛹就在塑膠袋上咬出了第一批窟窿眼,而一個多小時後,塑膠袋就已經變得千瘡百孔了。12小時後,蛾蛹已經吃掉了92微克塑料。貝托齊尼說,對於分解塑料來說,這是非常驚人的速度。
貝托齊尼認為,蜂蠟蛾蛹可能擁有一種特殊的酶,即可以分解蜂蠟,也可以分解塑料。"蠟也是一種聚合物,即所謂的'自然塑料',其結構很像聚乙烯。"
貝托齊尼有關上述兩周聚合物擁有類似結構的假說,也得以通過另一個實驗得到驗證:他們將一些蜂蠟蛾蛹碾碎,平攤在塑料上,一段時間後,塑料上也出現了一些小洞。
幾位科學家現在正在努力尋找這種特殊的酶。一旦成功發現這種酶,並找到工業化生產的方式,那麼就可以用環保的方式處理塑料垃圾了。試想如果在垃圾堆裡噴灑這種酶後,就能分解垃圾中的塑料成分,豈不是一件大好事。
幾年前中國科學家在對果脯和蛾蛹的研究中,也曾有過類似的發現。他們發現,家蛾的蛹蟲也能吃掉和分解塑料,但這一分解過程要借助某種細菌。而整個消化分解的過程也要比蜂蠟蛾蛹要慢得多。其中的奧妙在於蜂蠟蛾蛹可能擁有某種特定的酶。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這種能化解塑料的酶。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