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訪德看德中關係
2006年9月13日德中關係沒有聲稱的那麼好
令人有些驚訝的是,烏姆巴赫博士直言不諱,指出其實德中關係並沒有兩邊官方聲稱得那麼好: 「在施羅德政府末期,德國外交部自己發現:德國的亞洲政策過分強調了中國,在這個基礎上,基本上在德國公眾不太注意時,對德國亞洲政策和對華政策進行了微調,特別強調和改善了與亞洲各個民主體制國家比如日本,澳洲,新西蘭和印度之間的關係。」
繼施羅德之後,德國保守的基民盟當政,新的女總理梅克爾不久前曾經訪問中國,其間,德國政要即便在談及類似經濟一類的話題時,也沒有了施羅德時代的熱情,烏姆巴赫博士認為這和德國經濟界對中國的看法轉變有關: 「到2004年前後,德國把中國更多視為市場,而不是競爭對手。但那之後,中國在世界市場上大規模採購各種原料材料和能源,其願意支付的價格遠遠高於國際市場通行水準,以致於德國經濟界一時之間竟然無法以能夠接受的價格,買到自己所需的原材料。」
毫無疑問,在世界市場上競爭最厲害的資源,就是石油天然氣。在這方面,德國外交對華政策的基本估計,也發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變化: 「在過去幾年中,世界範圍能源競爭不僅在美國和俄國之間展開,而且也在政治上利用上海合作組織進行合作的中國與俄國之間展開。這樣的競爭不久也將涉及歐洲。墨克爾總理去年指示德國外交部制訂德國中亞戰略,以便把中亞作為自己能源供應多樣化的重要據點,尤其是在天然氣供應上。在中亞,歐洲要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是俄國,而且也是中國。」
更加實用主義
那麼中國的學者怎麼看現在的德中關係?德國波鴻大學政治學教授辜學武認為:「最主要的變化,就是變得更加實用主義。在施羅德時代,中國官方,包括知識精英智囊團,主要是在兩個重大問題上,對德國期待過高。一個是希望德國幫助解除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第二個是希望德國幫助說服其他歐盟國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這種理想主義色彩,通過多年的實踐,通過七年的施羅德時期,證明是一種幻想。所以中德之間互相的期待,變得更現實主義了。」
德國經濟界最近這兩三年對中國也頗有微詞,例如關於中國偷技術的說法,或者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威脅到整個歐洲經濟的結構等等。是不是德國人對中國的期待,也開始變得小心多了呢?
辜學武教授說: 「對中國的防範心理,最早出現的,不是在歐洲,首先是在美國。歐洲現在開始比較上升,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一我覺得尤其在德國跟CDU上台之後,政策的微調有關係,比較過度地強調跨大西洋之間的關係。另外一個,中國崛起之後,WTO進去之後,還包括各種雙邊貿易的擴大,無形中產生了各種摩擦。尤其是表現在德國最敏感的核心技術領域。所謂版權高科技,這是德國經濟賴以生存的核心條件。現在慢慢地這方面受到了中國企業的挑戰。很值得注意的是:德國政府接過這個話頭,把美國以前奉行的防範政策,再加上企業界一再的呼籲,終於形成了德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支點,就是強烈要求中國政府在這樣一個領域裡面進行更多的工作。」
西方格外青睞印度
如果把另外一個國家也帶入到德中關係中來看的話,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印度的國防部長剛剛訪問過柏林,而且無論是在高科技,還是在最敏感的軍備領域裡,都和德國達成了相當廣泛的合同。而德國特別是在解除歐盟對華武器禁運問題上,從積極到畏首畏尾,到現在一字不提了。整個西方國家是不是有一個扶助印度,抑制中國的傾向,德國在這樣一個西方總體傾向當中,它的政策搖擺性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辜學武教授說: 「西方與印度的關係,應該把它區分出來。我的看法:歐洲看印度的突然崛起,有兩點。一個就是印度在過去幾年當中,非常卓越的表現,顯現出印度在不太遠的將來,將會成為挑戰中國經濟非常強有力的挑戰者。第二個,歐洲國家在跟印度打交道的時候,不是一個非常防備的心理。比如現在歐洲,包括德國和法國,大批的向印度出售高端武器技術,它根本就沒有任何顧慮。這可能與中印兩國不同的政治體制有關係。按照所謂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的這個理論,西方國家對印度沒有任何防範心理,但是對中國卻始終存在防範心理。」
梅克爾為施羅德糾偏
不久以前,德國女總理梅克爾訪問中國的時候,曾經引起過德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有兩件事情。一件是梅克爾總理接見了揭露中國農民問題的兩位作者,另外一個就是德國大使邀請余傑吃飯,討論有關中國民主化的問題。梅克爾政府在施羅德政府非常謹慎地甚至基本上是迴避中國人權問題的背景下,忽然改弦更張,這是由於西方重構西方政治理念這樣一種理念發生的變化呢,還是在梅克爾總理保守的基民盟執政時期,本來就具有政治道德突出的這樣一種傾向呢?
辜學武教授認為: 「主要是後面的這種傾向。基民盟主要是保守勢力主導外交大權,自他們上台之後,開始對華政策上的調整。但是我們必須把這種調整放在整個德國對外政策的框架下來看。因為梅克爾政府和施羅德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糾偏。不僅是糾某一個方面的偏,而是全面糾偏。施羅德反美情緒很強烈,做得太過分了;對華政策走得太過分,從整個糾偏的這個趨勢上來講,你可以發現,梅克爾政府外交政策的傾向是走回中間,不要走得太過分。」
中國能源政策主要是影響了美國
很多人認為,德國和中國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但最近這一段時間,世界能源危機,包括德國在內的整個西歐媒體,都非常關注比如中國在非洲的一些動作,在拉美的一些動作和在中亞的一些動作。歐洲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世界地區,歐洲對能源的需求平均起來,遠遠超過中國。在能源這個問題上,德國外交和中國外交,是不是會產生一種新的,直接的,已經不是繞過或者通過美國日本的,-直接地和中國的地緣,能源,能源安全政策或者經濟安全政策,發生比較直接的利害衝突?
辜學武教授說: 「有可能。直接的衝擊點將不會是在非洲,而是在中亞和俄羅斯地區。可以從能源結構上來看。中國能源的困局,主要是在石油領域。在天然氣,煤氣,核能發電等領域,中國都可以自給。現在中國每天消費七百萬桶石油。基本上一半需要進口。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從中東進口。現在中國開始要分散風險,一個是從俄羅斯和中亞,更多地進口石油;再一個就是開闢非洲的石油資源。中國在開闢非洲石油資源的時候,並不會影響歐洲的利益,因為歐洲的石油進口主要是北海石油和其他持續性的石油。從非洲進口的石油相當少。但中國在非洲的石油進軍,影響了美國的石油戰略。因為美國現在15%的石油,從非洲進口,美國計劃在未來的幾年之內,要達到25%,這跟中國的計劃一模一樣。中國在非洲石油資源問題上,起碼目前和歐洲不可能產生利益衝突,但雙方交匯衝突的地點在中亞和俄羅斯地區,因為歐洲現在需要越來越多地從俄羅斯,從中亞地區,進口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而中國因為要分散他的能源安全風險,也開始擴大從中亞地區,俄羅斯地區進口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