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曼內斯曼兼並案開庭,清官難斷企業事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22日

聯邦德國歷史上最轟動的經濟案於本周三(1月22日)在杜塞道夫开庭審理,前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爾曼等六人坐到了被告席上。檢查機構指責曼內斯曼高層在四年前的沃達豐兼並曼內斯曼過程中非法收納5700萬歐元補償金,出賣了公司與股民的利益。此案在德國引起極大爭議,基民盟主席梅克爾女士認為這是國家司法越俎代庖,粗暴干涉正常的公司戰略決策,從而危害了德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https://p.dw.com/p/4ayQ
前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爾曼(圖中)走進法庭圖片來源: AP

此案的事實部分幾乎沒有什麼爭議,當事人都承認有這樣一筆巨額補償金,而且這一筆錢是由董事會監理委員會成員、前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曼和前金屬行業工會主席茨威克爾等人一手安排和批准的。問題的關鍵是,包括曼內斯曼當時總裁埃瑟爾在內的若干高級公司要員拿到這筆巨額補償是否公平與合法。如果他們是用放棄職權換取補償金,出賣股民的利益,那他們就犯有瀆職與不忠實罪。這也是杜塞道夫州法院提出的起訴理由。

反對立案的人士認為,前曼內斯曼總裁埃瑟爾及若干高級經理在兼並過程中盡全力捍衛了公司的利益,使得曼內斯曼的股票值增值一倍;埃瑟爾等人得到的補償還不到股民增益的一個百分點,符合國際慣例,他們拿的是芝麻,卻為股民帶來了西瓜,何談損害了股民的利益?

法庭的主審法官面臨的是一個棘手的案件,因為此案刑法與股票法糾纏在一起,合法與合理難分難辨,法律上的解釋空間非常大。法官的壓力還來自於媒體,因為此案開審前早已被媒體熱炒,其意義已經超越了經濟法,上升為一個有政治影響的事件。被告不但認為自己無罪,還指責國家檢查機構導演了一場出於嫉妒心理的公眾審判。他們說,如果將來德國公司的戰略決策由法官說了算,那麼德國就不要空談什麼改善德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了。

不過,無論判決結果如何,此案的好處是促動了德國企業管理層人士以此為戒,思考今後如何引入新的、更加透明化的企業管決策文化。曼內斯曼兼並過程中的決策有暗箱操作之嫌,本來是代表雇員利益的企業監事會代表在董事會監理會上的表現也值得懷疑。不管怎麼說,曼內斯曼一案讓德國公眾對企業管理問題更加敏感,人們開始要求企業管理層決策要公開和透明,董事會監理委員會成員應該對得起自己的高薪,起到真正的監督董事會行為的作用。曼內斯曼案如果讓德國的經理們加強了倫理道德意識,就不能說是件壞事或者說對德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只有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