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堪憂的中國外貿
2013年6月1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5月份進出口數據大大出乎市場預料,5月份外貿總量結束此前兩位數的增長,增速降至0.4% 。其中5月份出口增速由4月份的15.7%驟降至1%,5月份進口同比下降0.3%。專家們認為,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官方加強金融管控、打擊虛假貿易。
金融專家:數字並不能說明問題
金融分析師認為,中國外貿數據浮動並不太值得擔憂。幾周以來一直有猜測,過去中國外貿數字虛高是"國際熱錢"流入造成的虛假繁榮。
一位金融專家對德新社表示,國際投資者一直在尋找利潤豐厚的投資良機,然而中國嚴格的法規條例讓國際投資者很難參與進來。為規避這些市場障礙,投資者們以高於尋常的價格向中國的中間商購買產品和服務,剩餘的差價用來進行投資。這樣的運作導致中國外貿數據的虛高,最近中國政府加強了這方面的管控,自今年5月起開始遏制這種不實的貿易行為。
德國工業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此次中國外貿數據發布前不久,歐盟剛宣佈向中國光伏產品徵收臨時懲罰性關稅,這引起了德國工業界的普遍關注。德國工業聯合會(BDI)主席格裡洛(Ulrich Grillo)在接受德國《焦點》(Focus)雜誌採訪時表示,德國上百萬的工作崗位與中國外貿掛鉤,外貿爭端的進一步升級會危及這些工作崗位,"我們是在從自己身上切肉"。格裡洛本人支持"口頭制裁",他說:"所幸制裁只是臨時的,我希望歐盟和中國可以在談判中找到解決辦法。 "
歐盟本希望通過對來自中國廉價的光伏產品實行懲罰性關稅,支持歐洲目前境況不容樂觀的太陽能產業。歐盟委員會在作出制裁決定時表示,該行業近25000個工作崗位受到(中國廉價產品)威脅。
對於歐盟的制裁,中國立即做出回應:對歐洲出口的葡萄酒實行懲罰性關稅,而在中國發展一片大好的歐洲汽車業也可能面臨相同的命運。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中國和歐盟今年1-5月份的雙邊貿易下降了2.8%。是否中歐貿易爭端導致了這一下降,目前尚無結論。對比中歐盟貿易,中美雙邊貿易在這5個月裡增長了6.9%。
央行可能很快降息
分析人士認為,面對不佳的經濟數據,中國央行很快將採取應對措施。英國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常建(音)表示,央行降息的可能性很大。目前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公佈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5%,然而政府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習近平等新領導層打算把目標放緩至7%。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低了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預期增長從8%下調至7.75%;經合組織則從8.5%下調至7.8%,該數字和2012年的實際增長率一致。經合組織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一方面受世界經濟和出口疲弱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內需求轉弱拖累。目前的增速達到了十三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來源:德新社/路透社 綜合報導:萬方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