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怒江水電開發仍處於可行性研究之中

2011年3月8日

怒江在中國境內2020公里,出境後被命名為薩爾溫江(Salween),匯入印度洋。近十年來,怒江的水電開發一直成為爭議的焦點。通過興修水利實現節能減排似乎與環境保護難以兩全。

https://p.dw.com/p/10VQ2
圖片來源: CC/kthypryn

據路透社3月8日報導,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周二表示,具爭議的雲南怒江水域建設水電大壩計劃將會繼續擱淺,政府需要深化這些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之後才能開始建設。

中國的一些環保人士對雲南省政府的這一決策表示肯定。怒江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非常脆弱。據地質勘探人員稱,怒江地處特別深的峽谷切割地帶,如果人為過度開鑿的話就會加劇滑坡、土石流的發生以及增加當地發生地震的危險。另外,怒江是一條很直的河流,如果修築的大壩因暴雨一旦潰決,將會一瀉千里,對整個怒江流域造成巨大破壞。持續關注江河問題的環保人士汪永晨說:"對於一個環保人士很大程度上來說,留住怒江是留住它的美,是留住它的風情。可是對地質學家來說,留住怒江的自然和留住努江目前的現狀,其實是為了安全。所以我覺得地質學家的警告是應該引起決策者的重視和關注的。"

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對路透記者表示:"我們必須對(大壩建設)可能給上游和下游地區帶來的生態和環保影響進行研究,如果有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都必須在開工建設前予以解決"。非政府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馬軍認為雲南省政府能夠仔細去研究怒江大壩建設問題,在研究之後再行決策,這種做法是正確的。馬軍表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決策層還是聽到了來自全社會對保護怒江的強烈呼聲,使得決策層一再調整對怒江的開發策略,制止了怒江的過度開發。

但是馬軍還表示,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向公眾公佈"怒江水電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有關水電開發所產生的環境影響,包括漁民安置問題,包括地質災害的防治以及地震的應對等一系列問題,公眾的知情還是非常有限。他說:" 我覺得同時還應該加上一條,在研究有了一些結論的時候,要能夠將這些決策之前的研究結果充分地進行訊息公開,充分吸取公眾意見,我想這才是符合現在中國新型決策機制要求的一種做法。"

正在舉行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審議議程的"十二五"計劃明確提出,要在做好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重點推進西南地區大型水電站建設。中國政府已經把大規模的進行水電開發設定為了未來五年內的一個重要工作目標。馬軍因此認為,怒江水電開發項目的計劃遲早會通過,甚至也許比許多人估計的來得快。他說: "不應該人為得設定一個目標,在環境影響評價和社會影響評價還沒有到位情況下,就設定必定要達到的目標,我覺得這是不適當的。"

作者:丹婭,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