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網路實名制,言論自由,反腐,訊息公開

2012年12月24日

中國政府經營多年的網路實名制終將立法。專家認為沒有言論自由的保護性法律,限制性法律難以實施。

https://p.dw.com/p/178Y2
Ein Mann sitzt in einem Internet Cafe in Peking an einem Computer (Archivfoto vom 18.05.2005). Neuerdings gehen große Internetfirmen wie Microsoft, Yahoo und Google der Zensur in China zur Hand. Das mühsam gepflegte Image als Hüter des freien Internets brökelt, indem Internetunternehmen ihre Werte an Chinas Grenze abgeben und sich zum verlängerten Arm der Staatssicherheit und Propaganda machen. Mit heute mehr als 110 Millionen Nutzern ist das Reich der Mitte weltweit der zweitgrößte Internetmarkt und wird bald die USA überholt haben. Foto:Michael Reynolds (zu dpa-Reportage "Internet-Giganten liefern die Steine für Chinas «große Firewall» vom 15.02.2006)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民日報等媒體忙活好幾天,原來是為網路實名制準備輿論條件啊!"今天很多中國網民都和@張文祥一樣恍然大悟。新華社消息說,加強網路訊息保護的決定草案24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規定實行網路身份管理。

決定草案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為用戶辦理網站接入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終端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訊息發布服務,應當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訊息。對於用戶的網路身份管理,可以通過後台管理進行,用戶發布訊息時仍可選用其他名稱。

這就意味著在中國備受爭議的網路實名制即將立法。財新網報導稱,"如無太多爭議,這一草案將在28日被常委會表決通過"。

政府多年苦心推進,實名制終於修成正果

"中國人大應該禁止任何人網上匿名",清華大學新聞學教授李希光2002年談及新聞改革時提出這樣的建議,被認為是中國網路實名制的源頭。李希光的建議遭到網民的 普遍反對和斥罵,被稱為"李希光事件"。從2003年開始,中國政府部門從網咖、高校、網路游戲、部落格等各個方面開始推進網路實名制,每一次都遭到網民的強烈反彈。

網路實名制立法提案始於2008年。當年10月,國家工業和訊息化部答覆網路實名制立法提案,雖未通過提案,但表示"實現有限網路實名制管理"將是未来網路健康發展的方向。

2012年一開始,中國政府就收緊了網路管控,3月16日,新浪、搜狐、網易和騰訊微博共同正式實行微博實名制。

從本月18日起,《人民日報》連續4天發表題為《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依法監管是各國慣例》、《網路需要依法運行》和《依法才能更安全更方便》的文章,強調要立法对網路進行管理。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展江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這次人大《決定》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年初加紧網路輿論管控的一部分動作,由於官僚機器運轉很慢,到現在才將草案制定出台。

A security person sits on a chair to guard i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where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18th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is held in Beijing, China Thursday, Nov. 8, 2012. Preparing to hand over power after a decade in office, China's President Hu Jintao called Thursday for sterner measures to combat official corruption that has stoked public anger while urging the Communist Party to maintain firm political control. (Foto:Vincent Yu/AP/dapd).
實名制是否關上了網路反腐的大門?圖片來源: AP

言論自由不予保障,實名制沒有前途

展江教授認為,中共十七大以後,胡錦濤提出要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大多數中國民眾通過部落格、微博等網路平台,才有機會實踐這些憲法早已賦予的權利。而在中國言論自由得不到法律保障,網民上網發言面臨風險,例如著名的重慶任建宇案中,年輕的村官竟然因為轉貼被判勞教兩年(後因輿論反彈及王立軍、薄熙來事件影響,重慶方面宣佈撤銷其勞教決定)。展江說,類似的事件,重慶的做法雖然很典型,但是其他地方也有發生。網民們擔心實名制令風險增大,乃在情理之中。

韓國從2002年開始推行網路實名制,2007年正式實施,成為中國官方媒體反復借用的宣傳材料。然而,韓國網路實名制實施後,網路攻擊有增無減,個人訊息頻頻洩漏。2012年,韓國憲法裁判庭經全體法官一致同意,宣佈"網路實名制"違憲。展江認為,網路上固然有部分虛假訊息,但並不足以令人擔憂,令人擔憂的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從這個立足點去加強網路管理,他並不反對。但是韓國的教訓證明,網路實名制導致更多的隱私安全問題。

網路揭發和"人肉搜索"是中國民眾反腐的一個主要渠道。網民@張顯說,"網路實名萬民為先,財產公示領導在後"。@郭小芋頭則認為,"讓你們公佈個公務員財產,你們說侵犯公民隱私,現在天天喊著網路實名制。我只能認為你們怕人舉報,從源頭管住舉報人。"展江教授建議,應該首先將《政府訊息公開條例》上升為法律,並擴大政府訊息公開範圍;同時對言論自由制定保護性法律,然後才能進行限制性立法。否則,網路實名制最後可能法不責眾,不了了之。

作者:張平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