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個國家,三種制度?

2014年2月19日

在65年互不來往之後,中國和台灣的政治人物正在迅速互相接近。德國之聲專欄作家澤林認為,東亞脆弱的政治局勢由此得以穩定。

https://p.dw.com/p/1BBFE
Symbolbild Flagge China und Taiwan Freundschaft Händeschütteln
圖片來源: Fotolia/S. Finn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的會議便已經具有歷史意義:中國和台灣的部長級人物首次進行直接對話。這是分隔65年的雙方之間迄今為止最高級別的接觸。不過這還不夠:本周一(2月17日),北京又迎來了一個台灣代表團。台灣前副總統連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在這次訪問期間,雙方作出重大宣示:北京強調,可以考慮雙方元首,也就是習近平和馬英九之間進行直接會面。台灣此前就已經表示願意進行最高層面的對話。此事如果成為現實,那將是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中不敵共產黨敗走台灣之後,兩岸國家元首之間的首次會晤。

不過,民主體制已然成熟、依然自稱中華民國的台灣並不被大陸視為一個主權國家。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也不得不在兩岸之間作出選擇,而最後結果自然是更傾向於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早在1971年,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便被中國取而代之。目前只有22個國家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而多明尼加共和國已經是其中國民生產總值最大的國家。

Foxconn Angestellte Fabrik Apple IPhone China
富士康在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員工(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台灣密切融合

來自兩個曾經長期彼此敵視的陣營的政治人物現在顯然已經成功地讓雙方關係日益密切,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這尤其是有一個明確的訊號,顯示出一個長期趨勢:兩個中國將密切聯繫,共同成長。儘管台灣有些人一再提出警告,不要太快對北京作出妥協。但這些批評家們到底擔心些什麼呢?即便是在沒有直接政治接觸的情況下,中國和台灣多年來也已經緊密融合,迄今為止,台灣人、大陸人和世界經濟均從這一發展中受益。比如,台灣企業富士康在中國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沒有了來自台灣的生產技術以及廉價而又勤勞的中國勞工,蘋果公司可能就不會那麼風光了。

對於台灣經濟來說,人民共和國早就已經具有了性命交關的意義。大部分台灣企業早已只在大陸進行生產。

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之後,兩岸和解進程愈發加快。兩岸直航目前已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事情。中國學生可以在台灣大學登記就讀,中國旅遊者也可以去台灣觀光。台灣旅遊業從中大為受益。去年訪問台灣的800萬遊客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

在台灣問題上,北京計劃採取類似1997年以來對待香港的政策。在英國人將香港主權交還中國之前不久,許多富人都逃往國外。他們擔心這個英國殖民地在政權更替之後會出現經濟滑坡。這樣的擔心並無根據。尤其是依靠與快速發展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城市和生產基地的密切聯繫,香港經濟依然繁榮。深圳及其鄰近城市的眾多工廠專注於生產,而香港服務商則負責融資、市場營銷和消費。正如此前承諾的那樣,北京政府迄今為止基本維持香港的地方法律、貨幣以及新聞自由不變。這條路線被稱為:一國兩制。在對待台灣時同樣如此。台灣可以實行"一國三制"。

Chinesische Touristen in Taiwan
去年訪問台灣的800萬遊客中大部分來自大陸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的導彈毫無必要

中國僅僅希望實現和平統一,但同時又始終用數千枚導彈瞄準這個島國,這兩者只是乍看之下似乎互相矛盾。導彈只是用來安撫本方陣營中的軍隊強硬派。尤其是在新一屆領導層上任後,中國軍方的權力一再遭到削弱。海峽兩岸部署的導彈基本上是毫無必要的。如果北京政府有一天真的又對台灣動怒,想稍加懲戒的話,只需要首先對台灣企業實行節電政策。當然,名義上說,一切都是為了保護環境。

作者簡介: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中國特約記者,是德國知名德中國問題專家,他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編譯:石濤

責編:萬方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